老书法退墨色吗?

于珊婷于珊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另一答主(不才)的答案中说过一些看法。不过题主似乎并没有看完我的这个答案…… 因此我想在这里再详细说说——当然,由于要解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有些部分可能会重复。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首先说什么是“退墨”和“留墨”呢? 在中国当代的一些书学论著里,通常把用浓墨书写时,浓墨在宣纸上的洇散状态叫做“枯”(或称“枯笔”);而将淡墨、清水书写时,墨色在纸面上自然流淌的痕迹称为“浓枯相间”“润枯相生”(如《中国书法鉴赏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种干湿变化又被称为“水晕墨迹”(见孙晓云《书法创作》,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而在一些传统理论著作和一些古人的论述中,常常以干与湿来指代枯与润(或者反过来说)。例如清张裕钊曰:“笔墨之道,于湿处用笔,易使怯弱软熟;干处下笔则刚健雄肆也……”[张裕钊撰:《濂溪文集题后》] 清代笪重光亦曰:“干处能润者,实能湿处不流;湿处能干者,实能干处不滞。” [笪重光撰:《书筏》]

可见,所谓“退墨”就是指书写时在纸上留白的现象,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飞白效应”。而所谓“留墨”就是指书写时不留空白,整个字都被墨渍覆盖住的效果,即现在的我们所说的“没骨法”效果。至于二者哪个更好呢? 就现代书法的观点来看的话,当然是“退墨”——因为它的视觉审美更具张力: 但是在古代文人看来,却并非如此了。

明董其昌日:“宋人书,大抵皆枯瘦留墨,今人多用散墨。”[董其昌撰:《画禅室随笔》卷二] 此语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明末张怀瓘驳斥道:“余观北宋人书,多飞白而不枯瘦,南渡以后,乃有枯劲之态耳,知所由然矣!”[张怀瓘撰:《书断》卷六] 到了近代,学者们对于此事又有不同的见解。康有为认为:“宋人之法,枯瘦者多,飞白者为少。”[康有为撰:《广艺舟双楫·五末篇》] 李叔同等则持相反意见:“北宋之书,飞白甚多。惟米南宫及苏黄米蔡四氏,始专事枯瘠。故宋以前无枯笔书也。”[李叔同等编撰:《书法常识》] 古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也是莫衷一是的。

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枯是润,都是毛笔书写的副产品。那么作为文人士大夫眼中的理想境界到底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明代沈恒芝在谈到自己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时说:“吾尝得古帖一楮,视其所书,皆若疏疏落落,漫不经营。然细玩之,其神气横溢,流动于楮外者,自不可量测。盖其运笔行墨,皆出于无意,乃得自然。若胸中先有一格定局存乎其间,虽欲不工,不可得已。”[沈恒芝辑:《隐士先生妙墨集》]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意到笔不到”正是文人眼中的一种理想的书写状态。而这种“逸品”的境界恰恰是现代书法所极力要抛弃的——因此在我看来,只有没有“退墨”的书法作品才是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审美的作品。

优质答主

是的,特别是刻章和盖印泥的时候都有这个过程,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比如我们日常用的印章中石印的,因为需要长时间浸泡在墨汁里,所以会退很多色;而铜章、银章则是直接刻出图形来的。

如果是现代的书画类作品,作者一般会在宣纸背后写下字的大小和日期以及落款等信息以供装裱时用到的。这样便于区分作者,也有方便观赏。 但古代的作品则没有这些信息,而且由于古书纸张比较厚,也不易撕下来。这时就需要“退墨”了。即把原文字去掉然后再重新写上新的内容以达到目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技术是只适用于文房四宝等硬质材料上的,对于丝绸等柔软的材质是不适用的。另外就是如果字太小的话也可以使用放大镜辅助完成这项工作。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