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玉石为什么叫翡翠?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翡翠”名称的来历典故。 据说在明代永乐年间,有人进贡了一个怪诞的宝石给大明皇帝朱棣,形状像橄榄,绿色,半透明,光亮润泽。朱棣命人制作成带钩,赐给了贵妃潘淑妃。潘贵妃非常喜欢这个绿色的石头做成的带钩,每天都戴着。后来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后,潘贵妃被尊为皇太后移居别宫。
一次,嘉靖帝带着太后去看自己的父亲——睿宗,顺便一起去看看自己以前居住过的宫殿。当他们走到一座桥边的时候,太后突然想自己以前最爱的那个玉带钩了。于是就吩咐嘉靖帝的人去取,可是取来一瞧,竟然不是原来的那一只!原来,那只原装的已经被太后的爱犬咬坏了。于是,工匠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雕琢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翡翠带钩,嘉靖帝叫人送给母亲。 第二天早晨,嘉靖帝上朝的时候,突然看见冯保手里拿着一只绿色的宝石,正要献给母后,顿时火冒三丈:“我昨天刚刚让人把这只绿家伙送给我母亲,你为何又送来一只完全相同的!” 冯保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皇上,老奴并没有偷工减料,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而是奉旨到云南采办翡翠,以翠色的名义进献两只一模一样的翡翠,请皇上明鉴。” 嘉靖帝听了这才转怒为喜,连连说:“你说得对。不过,你怎么知道朕喜欢的颜色呢?多亏了你在其中一只翡翠面上点上了一颗红宝石,作为标记,免得拿错了。” 从此之后,这件奇事就在京城传开了,人们纷纷称赞冯保聪明伶俐。而那只点了一颗红图的翡翠,就被人称为“福禄寿”或“福寿双全”。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官儿们,还纷纷写诗称赞冯太监慧眼识宝,机智灵活。 不过这种故事纯属虚构,明朝时期的翡翠首饰,用料多是产自伊朗、阿富汗一带的青金石和产自土耳其等地的碧玺。真正的“翡翠”来自印度洋,当时中国称之为“暹罗瓦砾”,到了清代才称之为“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