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中国传世瓷器吗?
据我了解,目前世界上拥有中国陶瓷传世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不少。美国、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很多图书馆和美术馆都藏着中国的陶瓷。 这些陶瓷有的源自外交礼品,有的是昔日帝国拥有的的中国瓷,还有的来自海外华人收藏家或是从市场上购进的。 美国哈佛大学有个哈佛燕京学社,社里收藏了很多中国古代文物,其中包括精美的陶瓷器。
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展厅里,摆放着几套颜色淡雅明净的瓷器,这套名为“乾隆五色釉”的瓷器就是清朝皇帝赠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贺礼。 五色釉是指一种釉色含有红、绿、青、蓝、粉五种色彩的双层杯碗器皿。因为在中国古代,瓷器往往在上釉后二次入窑烧造,釉中气泡会带动颜料产生流动,所以会产生多种色彩,这也是“五色”的由来。 另外,在德国慕尼黑国立美术馆也珍藏一套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这还是1712年彼得大帝向康熙皇帝进贡的礼物之一。
除了欧洲外,日本的很多博物馆也同样藏着中国的文物,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茶道用品——宋代建盏。 目前,日本茶道里认为最好的建盏是1368年元朝制造的,而南宋时我国各地工匠都在制造这种器皿,元代在建盏制作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 但美国芝加哥大学博物馆所珍藏着的9件南宋建盏却有别样的风情。这9件茶盏的造型与日本当今使用的茶盏几乎一样,但底色呈红色,上有黑色文字。 这可能是南宋时期由海路传入美国的建盏,也有可能是来自日本。但不管是出自中国还是日本,这些文物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陶瓷制造技艺。
中国从2000多年前就制造和使用瓷器了,它经过漫长的发展,在东汉后期达到了成熟阶段。之后,制瓷中心南移,江南成为新瓷业的中心地带。这里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特别是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吴晋年间,江南地区出现了青瓷,青瓷的烧制成功,揭开了陶瓷史上新的一页。青釉陶器是当时重要的出口货物,东南亚一带成了中国陶瓷外传的最初市场。越南沿海地区,出土了不少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碎片。隋唐五代,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瓷器的外销提供了保证,制瓷技术首先传播到越南。
越南古代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因此中国文化的烙印几乎遍及越南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陶瓷业也不例外,在北宋时期,越南的陶瓷制造业还是十分落后的,越南人还不会用铁刀在瓷坯上划花。越南陶瓷的真正发展是从12世纪开始的,这主要应归功于中国的陶瓷工匠的帮助。
当时越南北方许多窑场仿烧宋瓷,特别是浙江的龙泉窑青瓷,但仿品中带有越南的民族风格,如龙、鱼、莲花及文字装饰,这与东南亚民族信奉佛教有关。越南陶瓷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销往东南亚邻国以及中东、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到了19世纪中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市场上到处可见到“中国式”的越南瓷器。1875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到,马来亚当地人的生活中的许多用具都是从越南进口的。陶瓷业的兴旺使越南北海岸港城市窑场林立,商船如云。但到20世纪30年代后,当地窑场渐渐消失,现在,越南古代陶瓷成了十分珍稀的古董和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