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国玉吗?

骆定强骆定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国玉”。 商代的国玉是青圭;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有“和氏璧”; 秦代的“国玉”是蓝田玉; 汉代人把和田玉称为“汉白玉”; 王莽篡位时期改称“祥瑞玉”; 唐代的“御前珍品”叫“紫云英”,后来人们口中的“紫玉”或者“紫石英”其实指的是这种石头; 明代的“国玉”是翠玉; 而清代乾隆年间的“国玉”则变成了羊脂玉——也就是现在大家口中的白玉。 为什么每个朝代的国玉会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各朝统治者都热衷于奖赏大臣,而赐给大臣们珍贵的玉器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形式。比如汉代的大臣们就有资格佩戴制作精美的玉印,而皇帝赏赐给功臣的玉印往往都会用“锦袱”包好再由专人捧着送给对方。这跟现在领导用红缎子包裹印章然后派秘书送到员工手里差不多。

当然,能被赏赐到“国玉”的大臣都不是一般人。就拿清朝来说,能获此殊荣的一般都是立了奇功或者深受皇帝宠信的重臣。而且受到赏赐时还必须跪着接受,姿态非常恭敬。 不过也有特例,在明朝中晚期,由于贵族权贵们已经渐渐开始腐化,皇帝就逐渐改变了赏赐制度。他们不但不再将上等美玉赏给大臣,甚至还以赏赐美玉为由头向臣下收取财物、巧取豪夺!

据记载,明孝宗曾下令让尚书吕柟到各地去采买宝石,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他只是买了些价格低廉的“水碧”(青金石)罢了。明世宗更过分,他为了扩建宫殿,竟然命令礼官去跟外国使者索要黄金、钻石等贵重物品。这些黄金和钻石本来属于外交上的赠礼,是不能随意索取的。但世宗不但强行索取,而且还故意刁难,只许外使带足银两,不许他们把金银铸成器皿后再进贡。

芮羽霆芮羽霆优质答主

在中国传统认知里,虽然各个地区拥有“地方玉”(如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湖北绿松石等等),但是这些玉石并没有任何“国玉”属性,在2003年以前,中国的玉矿产地在北方的岫岩一带。和田玉,虽然叫和田玉,可实际产地也在岫岩一带,两者其实是同一种玉石,和田玉也只不过是一种玉石产地名称,这种玉石在很远的古代就被人们从岫岩运到新疆和田等地。但是,和田玉的美名传了数千年,岫玉之名却默默无名。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新疆和田玉矿(特指羊脂玉)被采尽,人们才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产地仍在持续产出的岫岩。之后,和田玉与岫岩玉合并称为中国玉。

直到2003年,中国人自己定义了中国第一玉——昆仑玉。

昆仑玉产于昆仑山,为纪念昆仑山,官方正式命名该玉石为“昆仑玉”,与之前的中国玉合并称为中国玉。2006年,昆仑玉被国务院定为奥运会专用玉,其玉器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来宾。至此,昆仑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玉”,也使中国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国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