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工笔画的区别?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滑稽,但确实不少人问过,甚至看过一些文章这样写——“中国画画的是意境而不是细节”、“绘画要放弃对于明暗的描绘”…… 也许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够全面。我们不妨把问题拆解一下—— 中国画是不是讲究意境? 是。 中国画是不是不注重光影? 不是。 中国画是不是只讲求笔墨情趣而不注重写实? 看情况。 中国画是不是完全排斥西学? 非也非也。
先秦时期(战国),列国纷争,战乱不休;然而艺术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楚国大诗人屈原作《离骚》,宋玉作《九歌》,楚国的艺术家们还创造了《礼魂》等舞蹈。而晋朝傅玄在《拟天水关》中塑造了我国戏剧最早的形象。 而汉唐之后,戏曲更为盛行。宋朝时,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戏曲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问世,使小说与戏曲相互渗透,有了《武松打虎》、《杨雄石秀同劫法场》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元朝时期,元杂剧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马致远的《青衫湿泪》、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及白朴的《墙头马上》等。明清时期的戏曲更是五花八门——地方戏如火如荼,有著名的“四大声腔”——昆腔、弋阳腔、乱弹、梆子腔;京剧的形成就是多方融合的结果。
从上述简略的史料的回顾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的“写意”不是与生俱来的产物,而是历经艰辛坎坷才锤炼出来的。 它需要时间的淬炼,更需要人民的智慧。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前的文艺作品也是以宗教神话题材为主,但自从“文艺复兴”开始,人们开始转向描绘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这是西方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传统。 但是中国并没有走过这样的道路。我们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思想与文化,无论是“拿来主义”还是“洋为中用”,都表明了我们敢于直面自我的民族胸襟。 如果我们要塑造独立的审美品格,如果我们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美学体系,那就必须首先承认并正视我们的传统中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否则,我们只会沦为一个“伪现代”的民族。
在中国画里谈“意” 有人说过,西方的“意”是“理性的光”,那么中国的“意”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是“理性的阴”吧。
我们太强调“写意”,太推崇“意在笔先”,然而却忽略了“理”的作用——“有理走不通”的“理”,也许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悖论,但也恰恰证明了中华文化追求“和谐”、崇尚“中庸”的价值观。 所以我宁愿理解为,中国人所追求的“意”是“理”“意”的结合体。而这个“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是抽象的理性之光,又是有血有肉的情感宣泄。它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正是这种“超生活”的意义成就了艺术品的灵魂。 而工笔画呢? 它强调的是写实,是对现实的模仿。它的光影、色调都是参照真实世界而设立的。如果说写意是在做减法,那么工笔画就是在做加法。
如果要把写意比作抒情诗的话,那工笔画就是严谨的数学题。如果写意是文质彬彬的君子的话,工笔画就是老实巴交的小人物。它可以很精致,但是却缺少灵动的气。如果说写意是翩翩少年,那么工笔画就是拘谨的童子。 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只是一个比喻而已。但是我以为,这个比方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二者之间比较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