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上有女的吗?

司空钰雪司空钰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中国美术历史中,女性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在原始社会就有女性参与艺术创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一件雕塑品,造型为一个站立的女性,头部微低,双眼凝神,双手抚胸,作思索状。据专家鉴定,这件雕刻品为石斧的残件,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很多彩绘陶器,形状多为动物形态,这些陶器上绘有精美的图案,大多由线条构成,简练明快,风格相似但又不失变化,有的还涂有成对的彩色点纹,古朴典雅,其中有很多是表现女性姿体的形象。如站立的女体、侧坐的女体、蹲着的女人和怀抱孩子直立的女子等,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到了商周时期,不仅出现许多青铜器,而且出现了大量玉雕,它们多以动物形态出现,但其中也有一些表现女性的玉璧和玉琮。商代的玉女像,披长发,身苗条,细腰阔腹,胸部丰满而有弹性,具有成熟的东方美感。西周的玉女形象则比较端庄严肃。战国时期的玉器除了人物画像外,还出现了很多动物形玉器。这时玉工们打破了商周以来那种整齐划一的装饰传统,创造性地把各种不同姿态的动物造型与曲线灵活的线条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动态之美,又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在众多的器物上,常常可以欣赏到婀娜多姿的立体感很强的美人体。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之后,中外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佛教艺术就是在此时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汉代的佛教艺术品以石刻图像为主。河南安阳出土的东汉佛教雕刻,为佛教从中国传播出去起到了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极一时,造像之风盛行。这时的佛像艺术继承了汉代的石刻艺术,而又吸取了西域绘画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较之石刻更有活力,呈现出一种自由舒展的气韵。从流传下来的顾恺之《洛神赋图》、陆探微《晋书·列帝》、张僧繇《六祖出世图》等佳作来看,那时的人物画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洛神赋图》,画面中的美女诗人曹植身后仿佛真有仙女相伴,作者细腻而准确的把握到了人物的神韵。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繁荣期之一。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艺术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隋代画家展子虔的设色人物肖像画出自于西方的透视法则,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帝王肖像、吴道子的宗教绘画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师,其笔下的《秦王破阵乐图》堪称传世之作。这一时期的雕塑也以唐三彩和马踏飞燕最为有名。在敦煌莫高窟等多地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壁画,展现了当时高超的绘画技艺。宋代以后,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取代民间艺人而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于是,中国美术开始由职业美术向文人美术过渡。宋元时期,山水画和花鸟画脱颖而出,成为两大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由于“文以载道”的观念长期占据着文人们的头脑,因此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都具有很强的精神内涵。

元代的文人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至明清时期更是达到极致。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下,女性创作者失去了往日光彩,甚至沦落为“奇技淫巧”。虽然也有诸如董邦达妻冯婉贞这样的女画家,但其作品已不为世人所知。即使像《虢绣图》这样被认为由虢绣世家的妇女所作的作品,也被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男子所作。

弘远宇弘远宇优质答主

中国古代的女画家,虽然人数不多,可是能工丹青的女性在不同时代还是出过的。只是由于古代史书为纪传体的通史体裁,专写帝王将相,社会上各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均按所长分为各种类传记,专门记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女画家是很难进入史书的。

到了宋代,笔记体的史书逐渐多起来,《宋史》虽是纪传体,因为是元朝人修的,很多材料也来自宋代笔记,所以宋代能画的女子,记下来的比较多。如《四朝闻见录》有《妙峰寺尼》一则,是记一位出家尼姑擅长琴棋书画、琴艺尤佳。《齐东野语》有《米家书画》一则,记“有妇人自湖中来,手持画障求售,其外一诗卷有米芾题跋”。可“问其家世,姓氏,则不应”。从其所持之物和其态度,认为“当是米老门人”。

又记另一位擅长画花鸟的“京妓刘媚子,亦能作草虫”。记某官在京城任满回乡行前,有一位擅长诗画的妓女“赠之小蛮诗贴一轴,画小景一扇”。《老学庵笔记》记“蜀中一士人,以女画家求太守某荐”。《东轩笔录》也有记妓女善为诗文的。

画史中记宋代女画家虽寥寥数例,从画史的著录中,知道能画的女子,上至宫闱中的后妃、贵妇,下至民间的艺妓、尼姑、乐户,并不鲜见。尤其是宫闱中的女子,大都受到翰林图画院的专业训练,擅长各种画科,作品精美,可以和院体画师媲美。

著名者如宣和四贵妃之一的刘贵妃,长于花鸟。宋徽宗赵佶被金兵掳走后,钦宗赵桓降旨要她到金兵大营去探望俘虏皇帝的父亲和兄弟(赵佶仅比刘贵妃大12岁)。她不肯去,被金兵凌辱致死。当时宫中有不少女画家、女乐工为金兵所掠,宋朝的宫廷艺术由此流入北方。

宋朝灭亡后,有一位宋朝宫中的女画家随宋朝旧臣去到越南。《安南志略》记载1297年越南向元朝进贡的名单中有“元妃宫人马希倩善写真”,“写真”就是指画像、肖像。可以想见,宋朝亡国后的许多皇家珍藏的艺术品也流散到国外。画史上记的宋徽宗赵佶收藏的女画家徐婕妤所画古贤十六像,其下落已无人知晓,大概是流失在战乱之中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