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私铸币有价值吗?
1.从历史角度看,古代制铜成本很高(主要是冶炼技术限制),所以铜价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到了清中期也依然如此。比如乾隆七年(1742年)由于进口铜减少导致铜价暴涨至每担(合64斤)90两银,而到咸丰年间虽处于战争状态却仍有“川广铜本甚廉”的记载,可见当时铜价还是相当高的。
2. 从现存实物看,目前能够确定是民间私铸的钱币只有三枚(另外两枚是五铢和战国布币),分别是王莽时期的“大钱”、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永平五铢”以及元代“至大元宝”。其中“大钱”和“永平五铢”因传世较多且面值较小(一文至十文不等),所以价格不算太高;“至大元宝”则由于面值大、流传较少而价值连城。这三枚钱币都可以在百度图片里搜到。如果楼主有发现类似上面三枚钱币的,那很有可能是民间私铸的。(提醒:不要认为只有新莽时期才会出现大钱,其实这只是后人的误解,王莽时期的大钱其实就是汉代的五铢。)
3. 单从文字上看,宋元明清的“宝钞”“交钞”“钞票”“银元”等都不是民间私铸钱,因为这些“钱”“钞”都是国家统一铸造的。至于一些民间土票、会票之类的因为年代久远而且流通范围局限在某一区域,所以也没有太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