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道通宝价值几何?

喻文麒喻文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元代的货币制度相当混乱,早先发行过“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但因为铸行量过大,导致贬值很快。于是从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开始,在原来纸币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铸成“至正元宝”,每枚重五钱三分。此后又因值钞法不行,于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改用“至正通宝”,以铜铁杂铸。

到了明代初期,因为财政困窘,曾一度想过复用蒙古旧制,继续发行纸币。但考虑到百姓接受能力较弱,于是只发行了少量的“洪武通宝”(背面无文)及“大明的永乐通宝”(背文有“永”“乐”等字)。后来发现民间私铸之风盛行,又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将“永乐通宝”改成“永乐钱钞”,规定每枚铜钱兑换白银一两,严禁私下铸钱。 但这一举措并没能完全阻止钱钞泛滥,以至于到明朝中期,一锭标准的银锭大约只需要五十两,而一枚“弘治元宝”的价格也不过二两三钱,相当于现在的六十多元——这已经低于当时一个普通工匠半个月的工资了。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明世宗嘉靖皇帝决定效仿元代,发行一种新的货币。于是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等地实行采银铸币,这就是“元道通宝”的来历。

据史料记载,元道通宝由工部尚书费尔汉与侍郎蒋予浦设计完成。钱体厚重,状如方形扁圆,中间凸起,四面有棱,每枚重量约为60克。正面铸有直读“元道通宝”四字,字体为楷书,背部无文。由于此钱形制较大,又是采银铸成,所以比较特别。 不过这种硬币并未得到推广,主要流通于西南诸省,且数量极少,故现在保存完好的十分罕见,属于明代珍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