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什么样的纸币最值钱?
1948年5月,国民党政府在大量印发法币的同时,为了阻止人民币的发行,又颁布了“人民币兑换条例”,限制人民持有和兑换人民市,条例中规定,每人持有的旧人民币不能超过100元(含100元);超过100元的部分,要全部兑换成新人民币,否则按盗印钞票论处。当时一个普通人每月的工资也不过是300元左右,一千元完全可以买很多的东西,在当时相当于很多人几个月的工资。所以,这2000元钱可以说是“巨款”,价值相当干现在的几十万元。
如果这个钱你不想换,留在家里也没什么。可是没想到十几年后,它竟然值26亿美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由于发展经济、稳定民生是首要任务,所以我们不得不大量印制人民币,以缓解当时的经济压力。但这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让人们相信新生的人民币?因为之前老百姓手里都有些旧人民币,而且这些旧人民币在市面上还是可以流通的。如果不让大家换掉手里的旧人民币,肯定会影响大家用新的人民币,所以必须让大家都把旧的人民币换成新的。于是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相比,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取消“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二是取消了货币单位“圆”的字迹。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变化呢?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于经济的调控是非常全面的,包括物料的分配,人口的管理等等。而货币作为经济运行的载体,自然也处于国家的严格管理之下。
为了区分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人们习惯上把面值较大的第一套人民币叫做“大洋”,而把第二套人民币叫做“人民币”。当然“大票”和“小票”的形象也就随之诞生了。 “小票”很容易收藏,但是“大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在流通的过程中,“大票”常常被折叠磨损,甚至被人涂改,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它的品相。而品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价格的高低。一张十元纸币,如果是全新的话,可能价值三百多元。但是如果只是八九成新,那么只能卖到一百元左右。要想收藏到完整的“大票”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