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仿瓷器有收藏价值吗?
现在有许多的仿古瓷器在市面流通,有宋代的,也有明代的,还有清代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仿制品,真正流传下来的精品少之又少,那么这些仿制的瓷器有没有价值呢,对于收藏的人来说,他们喜欢的是原本就不多的精品,对于普品,没有什么太大意义,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些仿制的瓷器虽然不是珍品,但依然是瓷器,也具有实用价值,那么它的意义在哪里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吧。
我们常说的青花瓷,是在素器上画出图案,然后浇上石灰碱溶液,将图案迷晕,再填上上白釉,然后入炉升温致1300度左右,使釉渗透进入釉质,然后再入炉升温至1700-1800度高温烧成。这样的瓷器不仅表面光亮,而且不怕寒,不怕热,永不掉色。康熙皇帝规定,皇帝的碗必须用青花烧造,从此青花更加盛行。
清代中晚期(公元1750-1850年)由于工业化学的产生,瓷器胎釉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瓷器产生更加科学的认识。人们在烧造瓷器时发现,许多唐代青瓷的瓷胎中含有大量含有氧化铝,具有极大的磁性,可以吸起生锈的铁钉。而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汝瓷天青色中,含有较高的铜质而显得有光泽,被后人誉为"青花之王"。
近代粉彩瓷器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粉彩瓷的胎体有白粘土胎、白瓷胎、黄瓷胎、紫瓷胎、竹胎、木胎、漆胎、铜胎和金银胎等多种,粉彩瓷在生产工艺上比青花更难,它要求彩料更细,更无害于人体,而且要求彩料在较松的釉子里能漂浮下去,并能在釉面上均匀地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