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鼻祖是谁?
说“李斯”的简直是在瞎扯淡,秦始皇时期哪有“书法”这种东西呢- - 李斯是秦朝丞相兼书法家……虽然他的书法在后世影响很大但那也仅仅局限于小篆而已,他根本算不上什么“书圣”“书祖”…… “书祖”这种词汇最早见于南朝宋人山阴太守皇象的《宣和画谱》中:“夫画者,书之冠冕,墨海之车轼;不读书则下品矣。余所以得为书祖,非以善书。” 这话的意思大概是说我皇象能被称为“书祖”不是因为我的字写得很好而是因为我的文学素养很高(可能还暗含了我比王羲之更厉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书祖”一说是用来形容文人墨客、文采风流之人或者说是书法成就与艺术修养双高的书法家的,而不是指某个人的书法水平有多高。
因此,题主说的“最早的书法家”其实是很难界定的:因为按照现代的审美观来看,“最早的书法家”应该是那些书写规范,字形美观的书法家;而按当时人们的要求来说的话,这些标准要往后推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汉隶→汉简→篆书→大篆→甲骨文等,这就是从秦朝到汉朝初年的“书体演变路线”,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古文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最标准的字体就是隶书了——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写隶书的,而那些有造诣的小篆书法家如李斯等人的书法水平在当时也是不能和隶书书法家们相提并论的! 但若是要严格地追溯起“最初的书法家”来,那就是“结绳记事者”——这个说法来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五章:‘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故书契者,书之具也。然则书之始乎? 这段话翻译过来大致是这么个意思:远古时期的百姓用打绳结的方式来记录东西,后来有了圣人于是就开始发明了文字以及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文字然后才有了咱们现在写的汉字。那么,汉字究竟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个人认为,中国汉字的起源应当是从商朝中后期开始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从夏朝末期开始。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吗。。。请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优质答主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黄庭经》 兰亭序(临本) “魏晋风度”“风流儒雅”“魏晋风骨”……这些词语在现代人的词典里,常常是形容那些有知识、有才学的人的风度和气质的——其实,中国真正的文化,正是由那个时代开始的。 那个时代有一个叫王羲之人,他在当会稽太守的时候写了一个字被一个道姑看上了,于是这个字就流传了下来。后来他的字又被一个叫梁武帝的皇帝看中了,他就拿了这个字来造了一个“永”字,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楷书”,从此天下写字都要以他为标准了;他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养鹅,而且特别爱画自己养的鹅……他就是著名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王右军。
仓颉
史传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上天不愿把治世神术授与人类,曾一夜下起粟雨,又有鬼怪于夜阑人静时放声痛哭。汉代张衡在《灵宪》记载:“苍颉作书,夜有赤光,照其室”。又《河图玉版》云:“仓颉书成,鳳皇下,天监印之,万类鬼神莫不集也。天乃雨粟,鬼为夜哭。”后人又演绎成仓颉感黑风白雨而悟造字之法。
关于造字的起源,史书和传说有不同的记载,一称汉字为黄帝的史官仓颉所造。《荀子·解蔽篇》中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篇》中也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世时谓奚仲之驰,仓颉之书,然而兵车服马,书同文不用于世,而乱世用之。”汉代应劭《风俗通》中说:“仓颉又取鸟兽、山川、草木、昆虫之类,深察其象而殊征,作许多字,可纪数万,以代结绳。於是始皇令镌著于文具中而为御书矣。其后,宣王太史籀根据仓颉文字,省易繁难,改易同异,叙而重之,著一篇,谓之《大篆》,以代史官,书令学童习焉,名曰《史籀》。”《汉书·艺文志》说,“苍颉作书”。古书上还记载着仓颉的生平:仓颉(生卒年待考),复姓侯刚,名颉,号史皇氏,一说姓侯冈,西周安邑倗国(今山西夏县尉郭村)人,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鸟兽的足迹悟造字之理而创造字形,是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之一,才被尊为“汉字始祖”。另一种称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易系辞下》中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北史·魏本纪》中说:“有鱼身人面,出魏都原油水(今山西芮城县北南涧河,又名雷泽河)中,遗黄帝以图,遂仰观俯察,画地作书以教后世。”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所说,黄帝之史仓颉创造汉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希(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字)符之式样也。”后来又经过人们的加工,制成了种种文理,这就是字。《周易·系辞下》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思是说,在上古的时候,人们记事结绳的办法,也就是打疙瘩。后来圣人又创制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