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枢书法好吗?
个人比较喜欢鲜于枢的书法,尤其爱他的行书,《杜甫诗七言律诗》和《苏轼词五首》是我临摹过最多的书法作品,还有一幅很经典的《李白古风二十三首》也是鲜于枢写的 鲜于枢是一位集大成的书法家,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学习二王,但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虽然学习了很多名家的特点,但是并不僵化,灵活自如,他本人也是很有天赋的,30来岁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了。
关于他的书法成就,历史上有很多评价,比如明末清初的大书家傅山就对鲜于枢推崇备至 “元人藏真公,以书名家最著。其字得《兰亭》《道皇》二帖神髓而自出机杼,行草大楷并妙天下”(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元人藏真公,学书在晋唐间,晚年尤得三昧,其草书自成一家,与赵孟頫并称‘二妙’。然藏真公之正书,又自别出,用笔峻折,不主故常,观其所书《王维十咏》,当推为绝品也。”(见杨守敬《评延君阁书》)
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对鲜于枢的书作进行过鉴赏,如明代的解缙、文彭、董其昌等;清朝的金农、郑燮、翁方纲等都曾评价过鲜于枢的字,都是赞不绝口。 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前人为什么如此看重鲜于枢的艺术造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吧 第一点就是鲜于枢本人的努力,他在幼年就开始接触古人的法帖,勤学苦练,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第二点是他的天赋和努力相得益彰的结果 第三点就是他所处的历史时期正好是元代,当时很多士大夫都热衷于学魏晋书法,而且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提倡儒家文化,所以书法界也很重视王羲之的书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再加上赵孟頫的影响,所以他能够成为集大成式的书法家 第四一点可能就是鲜于枢所处的地域了,他是山西大同人,可能受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响更大一些 其实我觉得无论什么朝代,书法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果单拿一个阶段或者一个人的作品去评论谁高谁低那是不公平的,就像现在大家都很追捧晋唐书法,但其实宋四家中的苏东坡和黄庭坚也很有特色啊~我们也不能抹杀他们对于书法的贡献不是吗~我非常喜欢鲜于枢的楷书,虽然我没有系统地练习过,但我临摹过他的小楷《乐毅论》
优质答主
他的字写得不错,但是和颜真卿比还是差远了。但也不是说他的字就写得不好了,只是说他没有达到颜鲁公那种境界,也没有到赵孟俯的那种高度。 说到鲜书,他那个“元”字的写法是很有代表性的(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这个“元”字里把上面一横写的非常短,然后下面两横拉的老长....这属于典型的风格上的区别吧。另外像行草这种书体的话,个人建议多看看黄庭坚的作品。
至于其他的嘛,多看一些古帖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题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晋唐的小楷作品。 最后多说一句啊,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刚写完一篇有关《玄妙观塔铭》的文章(因为那篇里有关于鲜书的一些细节描写)所以可以再来看看这篇帖子以作参考。
鲜于枢擅回锋用笔,遒劲有力。鲜氏的书法造诣,尤其在草书方面,历来为后世所推重,与同代的赵孟頫齐名,时人并称“二妙”、“二俊”等,最能反映其成就的是《苏轼海棠诗卷》等。
鲜于枢的书法作品,多以行草为主,取法唐宋,上追秦汉,集众家之长,终成自家书风。与鲜于枢同时代的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更是对鲜氏评价颇高。他在给鲜氏《苏轼海棠诗卷》上的题跋中称赞道:“右二诗皆东坡佳篇,大韶为书之,共一十六行,此枢作字之法,妙处不减唐人书。”
而在另一跋语中,赵孟頫更是坦言:“枢学书工力最深,尔来大进,超然不群,亦将入晋人之室,非余所能及也。”赵孟頫乃当时书坛领袖,他在书史中对鲜于枢如此称赞,可见其成就斐然、名震古今。元代书法家陈绎曾所作《彜斋杂说》中也对鲜于枢有这样的记载:“今代作草,鲜于伯机为最。余往见所书唐人《邺中怀古》二诗,为当今第一。”
鲜于枢的书法不仅在元朝时深受赵孟頫赏识,在明清两代亦颇受推重。明代书法家詹景凤在《东图玄览》中有云:“余尝欲考元初善书者为谁乎?而求诸人间之晋唐墨妙,间或见之。其人曰:赵文敏诚当时绝足,然未免妩媚而乏大节,独鲜于伯机可方驾,赵皆得其笔而无其韵。今观其所书《庾信枯树》诗,字势圆活,绝无尘土气。”这段记载更可看出明人比之赵孟頫,更推重鲜于枢。到了清代,对鲜氏的评价亦不逊色。翁方纲跋《淳化阁帖》云:“盖此书从右军二王帖变出,以萧散挺异之气度为主,故鲜于枢、邓文原继之。”可知清人认为鲜于枢在晋唐楷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二王笔法,自成一家。可以说,鲜于枢的书法造诣在元代书画界中颇具影响,他的实践探索不仅丰富了元代书法的书体创作,更对元以后的书坛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元代处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其文化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和民族融合的特色,故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特殊文化,从而诞生了独具魅力的元代书法。其书家在创作上的艺术理念、表现内容和审美取向均与唐宋时期不同。元代书法在追求古意的基础上,对魏晋风度也表现出向往之情,崇尚学书者应有文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力图在“二王”法度中寻求变化,同时,其创作上对行草、二王帖学以及大字的青睐也是元代书法重要的时代特色。从民族书家鲜于枢等人的书作来看,由于其汉民族文化、汉文书法教育等方面与本民族人差别很大,因此他们的书法造诣在元代书坛甚为突出,他们的实践探索对当时及其后书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研究民族书家鲜于枢的书法创作可以为深刻认识和理解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元代书法提供丰富的史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