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书法谁值钱?
这个题目本身就不成立,所以也没有办法谈谁的书法更值钱了。 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从2017年到2019年3月份,我一共整理过564位当代书家(包括去世的)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记录数据、作品尺寸和拍卖价格的关系,结果表明: 作品的尺寸大小与成交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不同尺幅的作品成交价格相差悬殊的现象也非常明显; 同一尺寸大小的作品,其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差价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比如同样是四平的斗方,有的可以拍得十几万元,而有些却只价值千元左右;
也就是说,相同尺幅的作品因为创作年份的不同、创作主题的不同甚至是书写者不同的姓名的原因,会导致相同的尺寸大小的书法作品,其成交价格有非常大的出入。所以说这个问题本身就很难回答了——同一个作者同尺寸的作品,去年能拍出二十万元的价格,今年可能就只值十万了! 所以要想了解哪位作者的书法作品更加“值钱”恐怕是不现实的,与其关心谁的书法作品卖的更好,不如多去考虑一下哪个品牌的书画装裱质量会更好一些吧.......
优质答主
这题我会答,我有一篇关于这个问题写得长篇大论《中国书坛的“价值”和“价格”》(见我的专栏) 。 如果只看题目的话—— 中国书坛的价值是什么? 我觉得是传承、交流、传播汉字文明; 中国书画的价格又是什么呢? 它的价格其实是很低的很低很低的。。。 但是你如果看看这些人的作品呢—— 王羲之《兰亭序》:1.45亿元 张旭《古诗四首》:8670万元 怀素《自叙帖》:3亿元 李白 《草书歌行》:2亿 颜真卿《祭侄文稿》:4亿人民币 黄庭坚《砥柱铭》:9.36亿美元(换算过来约52亿元人民币) 苏轼《寒食贴》1.08亿元 米芾《蜀素贴》:2亿元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2亿元 陆柬之《文赋》:5千万(元) 吴昌硕《石鼓文》:2亿元 这特么都是天价啊!!
近现代在书法上有所建树的,有于、沈、林、张、沙、启等大家。于佑任先生的行楷举世无双,沈尹默的行书天下无对,林散之的毛笔字冠盖古今,张伯驹的行书博大精深,沙孟海的书法笔力千钧,启功先生的行楷风靡华夏。他们的书法真迹,现在都很珍稀,价格也水涨船高。
字价历来有“南张北周”的说法。张铜梁,原名平德,字铜梁,别署汉石斋主,安徽太和人,曾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篆隶专业,后又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专门学习草书。擅行、草书,其书法取法张旭、怀素,参以明代草书家之长,作品点划沉厚,结体多变,用笔豪放奇肆,气韵古朴清新又富有时代特点,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为中国书协会员。字价是北京王学仲“翰园碑林”所收作品的三倍,1997年出版有《张铜梁书法集》,字价约二三百元。王学仲(王学仲字北周),别署王横,山东滕县人。擅长中国画、书法、诗词。字价为50元上下。
201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全国2513个有代表性的书法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作品价值的几个指标排名得出2016年中国有收藏价值的书法家排名中,张海、沈鹏、孙伯翔、刘京闻、言恭达、管峻、洪厚甜、沃兴嗣、聂成文、沈定庵、石开、朱相德、吴震启、孙同和、韦斯琴、张旭光、王友谊、李杰、徐本一、王亚洲、王有旺、曹端龙、朱士德、孙宪军、曾翔、崔寒柏、杨吉平、李守玮、卢中南、谢少承、黄鸿勋、郭继英、姜寿田、何胜斌、陈加林、李强、曹建华、白砥、白锐、张坤山、李双阳、刘颜涛、张杰、徐利明、王厚祥、张公者、沈浩、陈海良、陈海良、陈泽军、张良勋、陈忠康、卢志学、王学岭、徐右冰、王志安、叶培贵、张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