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墨盒?

侯常炼侯常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以前老式钢笔的部件,用于装钢笔中蘸取墨水的部分 图如下: 这个东西是分两部分构成的,一个盖子,一个底部储存墨水地方,这个可以更换,所以有不同款式的墨囊盒子。

比如你拿钢笔去文具店,老板会给你换不同款式颜色的墨囊盒子,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

以前的钢笔大多是需要使用这种墨盒的,而且需要换墨盒,不像现在的钢笔可以一次性的用碳素黑墨水来填装。

但一般老式的笔尖都是不能换的,例如百乐的F尖、M尖等等,还有英雄50和英雄100等这些经典款的钢尖也是不能换的。 所以一般老式的这种墨囊钢笔,它的笔尖都是比较粗的,适合用来做速记或者日常书写。

而我们现在大部分使用的钢笔大多是金属尖,或者是铱金笔,这种相对来说更适合用来写字,因为比较细,能写出更多的笔法变化出来。 再来说说关于钢笔的墨水,其实墨水是很好搭配的,基本上任何品牌的墨水和任何品牌的钢笔都能完美兼容。 但如果你要是拿来收藏的话,最好还是不要随便去混用。 因为有的钢笔品牌它会有自己独家定制生产的墨水,这种的话一般是不会给其他厂家授权生产该品牌的墨水。所以如果拿来收藏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混用。

至于题主所问的书法墨盒是什么,我想题主说的应该是上面那个墨囊吧! 这就是很普通的一款老式的带盖子的墨囊而已啦~ 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帮助。

优质答主

“笔纸墨”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文房四宝,也是今天人们练习毛笔字、写手抄经书和收藏品的重要器具之一。但古代的笔墨纸砚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整齐划一的成品,而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半成品,通过加工才能制成实用的书写工具。这些半成品就是所谓的“墨盒”了——这里讲的“墨盒"不是指装墨水的盒子,而是专指盛放制墨原料的匣子(当然也有用来存放其他材料的)。 这种盛放原材料的匣式容器在汉唐两宋时期颇为流行,至元代已不多见,但在明代则又大行其道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商店里还出售这种叫作“墨盒儿”)。从一些文献记载来看,这实际上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墨床”——这是一种置于书桌上的小器具而非装墨水的匣子。

戈梓恒戈梓恒优质答主

墨盒,通常指贮藏磨完墨汁的器具,一般有盒盖。从大的方面讲,也可以把盛贮砚台的器具叫墨盒,如笔洗、砚滴等。这里仅就第一种意义上的墨盒,略作探究。

古人研磨,所用器具称砚台,磨完的墨汁贮存在砚台当中,没有独立的墨盒。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的贮藏磨完的墨汁的独立的器具,是由北京首创的,当时叫“墨池”,是扁平的,没有盒盖,仍与砚台摆放在一块儿,如同笔洗、水丞一样,属于砚台的“配器”。

后来制“墨池”的艺人在“墨池”盖子上动起了脑筋,给它加上了圆筒形的盖子,这就变成了“盒”型,从此彻底与砚台分离开来,成了一个独立摆设的器具。“墨池”变成了“墨盒”。

从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晚期墨盒来看,这时的墨盒仍为扁平的,有长方和正方的底池,也有圆形的,盒盖仍为圆筒形,盖子表面为素面光货。后来制墨盒的艺人们又分别在底池和盖子上用硬铜板或铁板錾刻上诗文和图案,并配以彩釉,才形成了现代的标准的墨盒形式。因为北京是清王朝统治下政治、文化中心,聚集着不少书画名家,他们对新出现的带有装饰图案的新型贮磨器具情有独钟,因此对墨盒的研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少书画名家亲自为墨盒勾勒图案和诗文,如陈师曾、齐白石、王雪涛、徐燕孙、徐悲鸿、溥佐、启功、董寿平、白雪石、刘继卣等,都是研制墨盒的热心人。

后来在京城文房四宝商店从业的店员,也相继加入了研制队伍,并有少数北京人成了著名工艺师,最出名的是杨永江。由于北京研制高档墨盒的名声越来越大,北京生产的墨盒被命名为“京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