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禅如何下笔?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你只要在练习的时候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好了…… 比方说我在练习这些字体的时候,就会想: 为什么我写的每一笔都要去强调提按呢?为什么不直接写一个悬锋呢? 于是我就改掉了自己的习惯,开始把每一个字都写成悬锋的行笔。 再比如说,在练习毛笔书法的过程当中,因为运笔的原因,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笔画之间的衔接处会不自然。 那么我又问了问自己,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写成这种效果,那我能不能不去用提按来书写呢? 最后我找到了一种方法。 那就是直接把提和按写在每一个笔画里面,这样就不会出现像以前那样连接的地方生硬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书法禅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只要你的目的能够达到,那你就可以这么做。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先来看看题主的问题中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吧! 我看到题主提到“一笔过”这三个字之后,马上就想到了“一笔书”这三个字。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王羲之的一笔画与他的《兰亭序》有什么区别? (上图是王羲之的作品) 当然,现在王羲之一笔书的笔画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样子,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在创作时确实做到了一笔而成的效果。 而如果我们在书法课上认真听课的话,就应该知道,在书法作品中,一般是不提倡使用这种写法来的。
至于为什么,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明白了。
所以在我看来,“一笔过”的精髓并不是在于笔画是否是一笔完成,而是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我们的思绪。 当我们习惯了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思考以后你就会发现,很多难题都会变得非常容易解决起来。 如果真要说一下的话,那应该就是两个字吧——放松、自然。 最后再说一句,虽然我没有学过书法禅的任何一门课程,但是在日常的练习过程当中也曾经多次被老师指出过一些问题。 所以我认为书法禅还是非常有用的,只是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罢了~希望我的建议对题主有帮助啦^O^
优质答主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我是业余的),我的感觉是应该让笔锋在字中自由流动起来而不是“一笔到底”。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就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执笔方式、运笔方式等等…… 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猜测所以仅供参考啦~
题主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书谱》,里面会提到一些用笔方法,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去摸索一下或许有所帮助。
1、正确处理好“规矩”与“自由”的关系
“规矩”是前人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进行书法创作的前提,必须遵循,不能违背。“自由”是作者创作时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规矩”基础上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违背“规矩”,就不可能有“自由”可言。所以,创作时一定要做到“从规矩中来,到规矩中去”,即:首先必须遵循法度,掌握正确的入笔、行笔、收笔方法与书写要领,并在“规矩”的范围内尽力张扬个性去“自由”发挥;然后,再把这种“自由”之作回归到“规矩”之中去检验效果。如果出现偏离“规矩”的地方,则必须加以修正,力求达到“既遵循规矩,又有个性张扬”的良好效果。同时,还要根据需要,尽可能地把“从规矩中来”与“到规矩中去”多次反复,直到满意为止。
2、必须做到书写“到位”
“到位”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前提,即:入笔、行笔、收笔都要到位。“入笔”指笔画的起笔部分。书法有悬针、垂露、藏锋、露锋等起笔方法,不管哪一种起笔方法,都必须符合“规矩”,以达到“规范”的要求。“行笔”亦必须把该轻提的轻提,该重按的重按,并要注重笔锋走向,既要体现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质感,又要注意笔画之间的搭接关系,以避免出现笔锋断开现象,使之笔笔相贯,气脉相连。“收笔”亦同“入笔”一样,在处理上应尽可选择悬针、垂露、回峰、藏锋、露锋等多种收笔方法,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把该收的笔画尽量收好、收饱、收足,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场。入笔、行笔、收笔“三到位”,应是以“点、横、竖、撇、捺、钩、折”等基本笔画的“三到位”为基本单位,逐字加以实现,然后再以每个字的“三到位”为基础,逐句逐段进行创作。
3、突出“笔力”、“笔势”和“笔意”
“笔力”又称“笔力遒劲”或“力透纸背”。历代书法家极为重视“笔力”,他们认为,“笔力”乃书法之根本,“笔力”不足,书法亦无从谈起。孙过庭《书谱》所谓“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克柔中,壮观熔铸,亦犹弘济群伦,警川作舟”。
“笔势”是指书法创作时笔画挥运的态势和笔势运行的轨迹。书法中十分讲究笔画之间的映带关系,讲求所谓“绵里藏针”、“力含其中”,笔势运行的轨迹,即是“笔力”在纸上的具体体现。“笔势”既有“笔力”,又具有姿态韵律和速度节奏,因而它是富有活力和生命感的。唐张怀璀《十六法》中所称:“上下牵连,气脉不断也”,就是指的笔势。
“笔意”又称“字外之意”、“意外之妙”、“意外之韵”、“笔底春风”、“笔外之意”等。指书法创作时作者的“心意”、“情感”、“想象”、“意识”、“思维”、兴趣”、“性情”、“风神”等在字里行间自然生发、流露、融汇、贯通,使创作出的作品形成一种整体的意趣和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笔力”、“笔势”、“笔意”既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内容,又是艺术实践的操作规程和审美结果。虽然它们互有交叉,甚至难分彼此,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内涵和范畴,在学习过程中切忌以偏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