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字狂草书法?
在当今中国书坛,能够称得上“字鬼”的书法家并不多,刘正魁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字鬼”——这个称号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他自己说的。他在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学书要敢于做‘字鬼’,不做‘字鬼’成不了大家;我常说作字有如做文章一样,不能照别人的路子走下去,要做自己的文章;如果人云亦云,依傍古人,那与鹦鹉学舌又有和区别呢?” 正是凭着这种敢于做“字鬼”的精神,他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他是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的获得者、2013年西泠印社“国际篆刻选拔赛(海内·外)”第一名得主、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这些耀眼的头衔让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作“当代书坛的奇才”。 但是对于刘正魁来说,这些成绩只是他多年苦心钻研的结果。他的刻苦勤奋是有目共睹的:“从上学起直到今天,我一直坚持临帖,每天临两三个小时,至今没有间断过。我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开始练字,一直坚持到深夜两点左右才能收工……”
作为一位书法爱好者,你大概会认为这样勤学苦练的书法家一定是一位非常严肃的人吧!可是事实恰恰相反,生活中的刘正魁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人,而且特别爱笑——“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是一个很乐观很开朗的人,平时喜欢开玩笑。”他说。 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为人谦逊、平易近人。很多与他有过交流的艺术家都对他评价很高:“人品好,谦虚谨慎”、“为人朴实,真诚待人”“性情中人”……这既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他对周围同事朋友的评价。 虽然刘正魁的书风在当今中国书坛独树一帜,但是他也承认受到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的影响很深。此外他还涉猎了诸多艺术门类,比如国画、花鸟画等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在音乐方面,他又学习演奏民族管弦乐器二胡和吹奏唢呐、笛子。通过多年的积累,他已经具备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素养和能力。 有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并且十分勤奋的艺术家在身边工作,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幸福。
优质答主
这狂草是《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铭并序》,此书为怀素自书。 其狂草有如下特点——
1、结体夸张,但并不杂乱无章;
2、线条粗细变化鲜明,且多呈弧线形;
3、笔画之间留空白较大,形成自然疏朗的章法布局。
4、用墨浓淡得当,干湿互衬。
5、通篇有行无列,行气贯通,神完气足。 (当然还应注意落款及章盖等细节) 所以题主可据此对照一下自己的作品,看看有无相同之处或借鉴之处。
何字狂草书法的写法在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狂草用笔技法中的精髓。字间关系,古人以“留连”来表述:“留连者,上字字尾与下字字头相接连者是也。”字间关系与字内关系一脉相承。
在字内关系中,点划间的连接方式是决定草字风格特征的关键,在字间的连续中,点划的连接同样起到关键作用。草字字间关系是在字内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字尾与字头的互相连接、缠绕,使字与字连续不断,字势得到延转、生发,其关系绵密,浑然天成,表现出极强的生命节奏感。
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连续”和“断续”两种,“连续”字间关系的字迹完全连续,笔势、走势通畅,一气呵成;断续关系,字与字并不完全连接在一起,字势处于断续状态,但其间笔断而势不断。
在狂草作品中,“连续”和“断续”两类字间关系往往交互使用,形成了极其复杂多变的书写关系。张旭、怀素是狂草大师,也是“草圣”。张旭人称“颠张”,其狂草恣肆狂怪,浑厚质朴,笔势奔腾,如天骥下注,倾侧险绝,变化丰富,在继承王献之和南朝草书精髓的基础上开创了狂草的全新书风。
孙过庭将其书誉为:“绝妙奇怪,人弗能也,非夫神助,孰能至此!”他与后来的李白、裴旻并称为“三绝”,其狂草书法成就和地位,为晚唐的怀素所沿袭。有唐一代,张旭与怀素为狂草大师,二人承前启后,彪炳千古,成就的草法被后世推崇为“狂草”的正宗。
怀素一生刻苦研习张旭笔法,精勤草圣,形成了以转指为主,笔、指、腕、肘协调并用的用笔技巧,以及在用笔中运用提按、绞转的笔法和侧、挫、势等笔画造型技巧。其《自叙帖》是极具典型性的狂草代表作品。
怀素狂草承继张旭余风,并发扬了王献之及南朝的草法,在历代狂草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书法“圣经”之称。《自叙帖》笔法劲奇,诡谲放逸,挥洒自如,其书法结体错综,诡奇多变,章法纵宕,墨随势飞。
在点画造型上用笔圆转、连绕,“收笔”的痕迹明显,有回旋之势,形成了如“枯藤”般的飞动与古拙的艺术特色。历代书家对《自叙帖》极其推崇,宋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米芾赞其“得无法之法”、“无一笔弱处”。
与张旭相比,怀素的笔势更加奔放,有迅疾飞动、一泻千里之势。黄道周《书品》中对张旭和怀素所书《自叙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张以郁勃胜,素以清奇胜。”张旭、怀素的狂草影响后世至今。唐代狂草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日本的草书全取唐法。唐代狂草奔逸神奇,为近世日本书法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