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翡翠龙石种?

郭益苗郭益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龙石种”,是台湾学者编撰《翡翠百科全书》时所定义的一个名词;其原意特指颜色极浅(近乎透明)、种质极佳(晶粒特别细糯)、水头极好(含水量极高)且质地均匀的无色翡翠。 后来这个定义被引入到内地,但并未得到业界认可,于是逐渐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版本——比如有说是“颜色极淡或无色,透明度高,玉质细腻,光泽强,肉眼观察时有明显的玻璃光泽”;也有说是“无色或少色,透明度好,结构细,抛光后亮度高,玻璃光泽强,肉眼看去晶莹通透,如同玻璃一样”等等……种种说法虽略有出入,但大致意思都相差无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定义中均未提及 “龙石种” 的形状,因为形状属于雕刻件的特性,而“龙石种” 本质上是指一种无色的玻璃底冰种,与雕工的形状并无直接关联。

不过,由于“龙石种” 无色、透明度高,且质地极细,因此只要加工成薄片状,就极易显得单薄平泛,毫无灵性可言。只有做成雕工精细的摆件或者把玩件,方可在视觉上增加厚度,于无形中增重“龙石种” 的质感。 所以如果是想买雕件的话,大可不必执着于“龙石种”——只要是质地纯净、透明度佳、打磨光滑,并且造型饱满圆润的好材料,皆可制作精巧的雕件,并兼具极好的观赏性和把玩性。

但如果购买的目的是为了项链、手链等首饰,那建议还是选择“龙石种”,因为它无色、透明度高,且种质细腻,非常适合制成款式精致、重量轻巧的钻石镶嵌首饰。在阳光照射下,整颗主石仿佛散发着淡淡幽光,犹如一条畅游在水底的“龙鱼”。

鱼涵琬鱼涵琬优质答主

因为翡翠只有皮壳部分有颜色,色场与水场是分开的,而龙石则皮壳部分没有颜色,色场与水场是合在一起的。二者外皮在颜色及结构上有明显不同。翡翠外皮在颜色上有黑色、褐色、黄红色和绿灰色等,而龙石的外皮基本上是黄褐色(有老新皮之分);翡翠皮壳上一般都有呈放射状的黄色裂纹,龙石没有。

在结构上龙石有砂感,呈粗糙颗粒状、疏松石质状或土渣状,而翡翠皮壳上无砂感。龙石的外皮有老新之分,老皮具有光滑细腻、起莹光、包浆浸透等特点;新皮则具有粗糙、生涩、无包浆浸透、偏土红色等特征,还有的无皮,呈白色或青白色细粒松散石质或土渣状。总之,龙石从本质上看只是带绿色的砂石而已。

在二者的色根、色源及色韵上也有明显的不同。翡翠的色根、色源及色韵如前所述,在此不再重复。龙石的颜色呈点状、星点状、脉状、丝网状、绿团状、不规则面状,色根外浅内深、颜色发邪、发黑、发绿、发灰,色根粗大,分布杂乱,颜色与石质混浊不清,石质松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