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什么玉值钱吗?
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是学钻石的…… 不过呢,作为珠宝学专业的同学,可以给你讲讲翡翠的相关知识哦~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玉”! 从古至今的“玉”字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尔雅》中“玉”字为“瑜”,而《周礼》中则是“玉”字;直到今天普遍使用的是“玉”或“玉石”。 “玉”字虽然变化多,但一直表示的是一种具有特殊光泽、颜色美观且硬度较高的石头。
在商业上,我们根据硬度的不同将“玉”分为软玉和硬玉。 软玉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和田玉了,主要是指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属于高档宝石之一。(其中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Ca2+Mg6[Si4O10](OH)8,阳起石是Ca2+(Fe Mg)5[Si4O10](OH)8)。 硬玉就是咱们经常听说过的翡翠了,主要指钙铝硅酸盐矿物(NaAlSi2O6)(CaAl2Si2O8)。
除了上述两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玉以外,其实还有独山玉、岫岩玉等,这里就不细讲了。 说完了玉,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大家最关心的“值不值得买”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最值得买的玉就是佩戴装饰用的和田玉了,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最值得入手的可能是翡翠,一方面由于翡翠的资源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是由于翡翠的价格受炒作因素的影响较大。
当然啦,我们购买玉的时候,最应该看重的是品质而不是价格。一件质量上乘的玉器,即使是价格便宜一点,也是值得购买的;而如果一件玉器的价格虽高,但是质量却差强人意,那可就要不偿失了。
翡翠在我国玉器史上是后来之秀,因产在南方,故在历代典籍上,称为“翠”、“翠碧”、“翡翠”、“青翠”、“绿玉”等,直到清代才有“翡翠”一名的出现。翡翠进入中土虽晚,但一进入,就成为帝后嫔妃的装饰品和王公大臣们的心爱之物。翡翠的主要品种有紫翠、绿翠、黄翠、红翠、油青翠、金翠、灰翠等。而以紫翠、绿翠最为珍贵。人们一般所称的翡翠,往往专指紫翠和绿翠而言。紫翠的紫色由浅至深有玫瑰紫、茄皮紫和紫罗兰数色;绿翠的绿色也由浅至深呈湖水绿、鹦哥绿、秧鸡绿、菠萝绿、苹果绿、秧碧绿、祖母绿、老宝石绿等。
在翡翠的绿色品种中,以祖母绿和老宝石绿为最贵重。翡翠的玉料,以质细和色翠者为稀有贵重之物。好的翡翠硬度高、有光泽,表面透明而洁净,其价值超过黄金,所以人们又称翡翠为“翠宝”和“硬玉”。历代的翡翠制品,主要是佩件、饰件和摆设件,其琢制方法继承和沿用了我国传统的玉器工艺技术。传世品中以清代中期和晚期、民国前期的制品最多。其琢制技艺精湛,玲珑精巧,生动雅谐,形象逼真,刀工流畅,自然细腻,在我国珠宝玉器中独树一帜。
翡翠在清代中叶,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陈设器和生活器皿的制作。其制品的造型与碧玺及玛瑙制品的造型基本相同。清中期的翡翠制品由于选料精美,制作精致,已成为当今国际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如今,香港和国外的收藏者对清代中期的翡翠制品情有独钟,出手大方,出价很高,致使这类制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增值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