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絮状物会散开么?
谢邀 首先说明,我是学宝石鉴定方向的,虽然对翡翠有一些了解,但不如业内的朋友懂得多,所以只能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很多人看到翡翠里有这种、那种的矿物团、白色结晶或者黄色斑块,总想着是不是买到假货了,其实这就是翡翠的天然结构——纤维交织构造。 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玉石和宝石都呈现纤维交织的结构,这是由它们的成因决定的。我们常听到的“玉”一般都是指软玉、和田玉等,这些“玉”的原石(未加工的玉石)往往就是透闪石或阳起石晶体组成的,经过加工后呈纤维交织的构造。 除了纤维交织构造外,还有粒状集合体、层状集合体等等,这些都是玉石的自然形状,也是鉴定证书上常见的形状描述。
对于翡翠而言,影响其价值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颜色以外,质地也很重要。 人们常说的“种”“水”“底”等指的就是质地,它取决于矿物组成中硬玉成分的比例、晶粒的大小、结构和排列方式。 如果有足够大的晶粒,且排列紧密、互相镶嵌,就会形成细腻、坚韧、有光泽的“种”好翡翠;反之,若晶粒细小,结构松散,就没有那么“种”好。 “水”是指透明度,而“底”则指的是杂质和瑕疵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有透明的“水”,再加上干净无瑕的“底”,最后才能达到色泽明亮、温润可爱的视觉效果。 在挑选翡翠时,不仅要仔细观察它的颜色,还要多留意它的质地,看看是否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如果很喜欢,就不要忽略细节问题,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是颜色还是质感?是雕刻的图案还是什么?只有把原因找出来了,才会知道怎么去购买,不然的话很容易买错哦!
在市场上经常能够碰到,有些商贩会用强光手电照射翡翠内部,让原本有些许绵的翡翠变得无比的通透,在强光的照射下,绵点几乎看不到,但是一旦碰到自然光,绵点则会瞬间散开,显得翡翠非常脏。那么真的是翡翠在强光灯下看比较干净吗?翡翠的绵点会散开吗?下面来说一说:
其实翡翠在强光手电下比较干净也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很多透明的棉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能够穿透过去,所以我们不容易看到内部的棉点,但是不代表棉点会散开,而是在自然光线下会明显一些,但是与内部脏点,石纹等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首先棉点一定是透明的,在手电下可以呈现比较透的白,而且在自然光线下也是比较通透的!而石筋是灰黑色的,或者绿色,通常呈条带状,而且是不透水的!
同时棉点稳定,不会因为你光照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翡翠的水性会有变化,通常表现为,在自然光下会偏干!而在强光灯下会显得比较水润,所以看起来也就更加明亮,里面的棉点不容易观察!
还有棉点通常是在中低档的B货翡翠上更容易出现,因为棉点经过浸蜡之后通透度增加,水润度增强,在强光灯下观察时不易被人眼发现,所以有些商家会利用强光手电,掩饰翡翠棉点多的问题,而其实棉点不会散开,而在自然光下棉点是明显很多的!
所以如果想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尽量在自然光下观察翡翠首饰,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近距离观察翡翠内部棉点与其它杂质的区别,其实棉点并不会散开,只不过有些翡翠首饰经过雕琢之后,佩戴之后,由于环境的变化,棉点更加明显了!其实有棉的翡翠还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