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怎么进色?

戴之妃戴之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进色”的概念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在切割之前,任何一块原材料都带有一定的“进色部位”和“退色部位”——也就是说,它在形成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吸收了很多的颜色,而另一部分是没有吸收多少颜色的。 但是在进行切割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切割机刀头的旋转、进退以及刀片与玉石的磨檫),原本均匀沉积在矿体中的颜色,会向受力方向发生转移,从而导致一部分原来颜色很浅的部位变得着色,而部分原先着色的区域可能会变得发干发白,失去原有的颜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跑色”或“走色”现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进色”——它是天然产生的过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它——“进色”就是人为促使原本已经“进色”的部分,进一步的吸收更多的色素颗粒,从而使得玉石的颜色变得更鲜艳、更艳丽一些。 “进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高温熏蒸法、高压浸泡法、染料涂抹法等等,不过目前最常用的还是CNC雕刻机浸入染色剂的方法。 首先,将需要上色的原石或者半成品放置于容器中,然后均匀地浸泡入染色剂中,一般3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为保证上色效果,有时候我们会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例如酸洗、碱洗等,通过化学方法去除表面污物,使颜料能够充分着色。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原料都能进行染色,一般来说只有颜色淡、结构疏松的原料才能上较好地上色,如白、灰、黑色系的原石,而油性重、结晶细的原料则不宜染色,如绿、紫色系的原料。

牧妍恒牧妍恒优质答主

一般情况下,玻璃种和冰种的翡翠颜色较差,玻璃种和冰种的翡翠多为白色或苹果绿,一般色很淡。

玻璃种或冰种的翡翠若需要染色,一般采用浸油后再染色的方法。染色前首先要对翡翠进行浸油处理,先用煮蜡的形式使翡翠充分浸透,然后把有裂隙或不透明的部位打磨抛光,再将染色液渗透其中。浸油后的翡翠表面油性较大,染色后的翡翠颜色在裂隙两端浸入较深,而中间则色淡。

鉴别时主要观察翡翠的油性及颜色的过渡关系,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颜色较深的裂隙部位是否有染色液,再结合颜色与底子的关系综合判断,若底子色淡而裂隙周边或不透明部位颜色较深则应考虑为染色。此外,若颜色呈丝网状或丝带状,一般可以确认是染色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