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翡是什么颜色?
“翠”指的是绿色,“翡”指的就是红色、橙黄色等暖色调的颜色,所以从色彩明暗度来讲的话 “翡”比“翠”要暗一些。 通常我们所说的“五彩缤纷”中“五”就是指紫红、橘红、大红等五种红色调,这些红色都是属于“翡”的范畴;而“绿”自然是属于“翠”的领域啦~ 其实大家生活中见到的天然宝石或者人工改造的天然宝石,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翠”和“翡”的现象哦!例如珍珠中就经常能够见到白色、浅粉色甚至粉红色的珍珠,这就是因为其内部富含金属元素所致,而金属元素的致色作用是存在一定范围的,当它进入到珠母层之后,就会在视觉上形成由亮白到粉红色的渐变效果。
再来说说和田玉吧~我们通常说一块和田玉的皮色“好看”的时候,其实说的就是它的沁色(也就是“翡”——橘褐色或者是深棕色)上色的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艳丽,而如果一块白玉或者青白玉上面的沁色很淡并且分布也很散,像这样的和田玉一般是不值钱的。 但是如果一块白玉或者青白玉本身的底子很好,即它的结构细腻,颜色纯正且白里带黄——这种“底”很好的和田玉,即使有淡淡的沁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像咱们人类中的“白里透红”一样,这可是很珍贵的颜色呢!
翡翠的颜色多种多样,色彩斑斓,其中翡色是十分亮眼的颜色之一,它是一种亮丽的橘红,若掺杂于纯正的绿色之中,相映生辉,美轮美换,令人爱不释手。但是,对翡翠略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翡翠的颜色有真有假,翡翠的红色,亦有真假之分。
翡翠界有句行话:色靠场,红靠染。就是说绿色基本上是天然生成的,而红色基本上是染出来的,就是说,有翡色的翡翠,基本上都是经过染色的。
鉴别红翡是否为染色翡翠,主要可以从表面特征、红色的过渡、裂隙和白色胶层三个方面着手。
1、观察红色翡翠的表面特征。
真红翡的颜色浸染在裂隙中,甚至可以渗透到裂隙的根部,且由于渗透时间长,在翡翠颗粒的棱角接触和颗粒解理裂隙交汇处,颜色显得尤为浓艳,所以其颜色是均匀变化的,表面呈玻璃光泽,有凹陷、皱纹等现象;染色红翡翠的颜色多呈丝络状或脉络状,颜色仅仅浮在裂隙表面,其颜色的浓淡分界较明显,呈台阶状,表面常有蜡状光泽,有的还残存有橘皮效应。
2、看红色翡翠颜色的变化。
真红翡的颜色一般从浓到淡过渡较为自然,而染色红翡翠的翡色是由外向内染入,染色层一般较薄,颜色也是从浅到深再变浅,而且色味发闷,很不自然。
3、观察裂隙及白色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