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可以照染色翡翠吗?
1、紫外光源,分为冷光源和热光源; (1)冷光源:目前主要指LED灯,通过驱动电路,可以得到不同波长的紫光源;由于LED本身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所以其光谱是连续的,而不是像紫外线紫外线那样是完全波段。不过对于玉石鉴定来说,LED产生的紫光是够用的了;
(2)热光源:即高温灯,常用的有卤钨灯和钠灯等,这些灯具发出的光谱中包含有紫外线波段。 2、分光仪器:目前常用的是偏振片和四分光片。 偏振片:检测时,自然光线经过偏振片后,只有垂直偏振的光能被允许通过,而平行偏振的光能全部被遮挡,这样在观察石块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其表面反射的光线影响观察效果;
四分之一分光片:是将光源与物体放置在分光片的两侧,让一半的自然光通过分光片,另一半的自然光就被切断,这样通过分光片可以看到两个完全独立又相互对称的被加强的光路,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物体的图像。
3、观察方法:将待测样品放在四分之一分光片的下方,通过调节角度使得其中一块区域出现增强的效果(亮色区域),这时就可以观察到被测物体(石头)的影像。 如果是透明宝石,则直接能看到其中的包裹体及晶体形态;若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宝石或玉石,则应当注意,此时看到的只是局部放大了数倍的图像,应尽量寻找颜色鲜艳的部分进行观察并记住具体特点,以便于后期作出正确的判断。
紫光灯只是发出以紫外线为主的紫蓝色光,并不是真正的紫光,在紫光灯下观察的光反应也不是紫光下的光反应,并不能准确的判别翡翠的内部组成,所以不能作为鉴定翡翠的手段。紫光灯在观察外来物质时有一定作用,因此某些翡翠商、爱好者为达到识别翡翠A货、B货、C货,以及翡翠表面充填蜡状物质的目的,利用紫光灯,总结出一系列的观察方法。有些方法在某些时候、某些翡翠上适用,比如A货、B货、C货对某些色素的吸收存在差异,或外来物质在紫外光下存在一定的光反应等,但这种观察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某些光反应也容易受观察条件及翡翠个体差异、外界物质影响,结论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实验室认可评审准则》中要求“实验室应确保其人员按照详细的书面程序工作,这些程序应包括:在需要的情况下,对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抽样、处理、传送、贮存和准备 procedure, procedure在许多场合常称之为作业指导书、程序、计划或细则”。因此,检测过程中抽样、处理、传送、贮存和准备等都需要用到procedure,这些procedure应按照《实验室认可评审准则》,以“书面程序”进行规定,这些“书面程序”应确保“其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能够“按照”执行。如果将紫光灯下观察外来物质的方法作为检测程序,在人员操作中必须按程序操作执行,就不能使用其他方法。程序文件中也不可规定“必要时使用紫光灯观察外来物质”,因程序本身不能规定“必要时”,应另行制定检测程序。
因此,使用紫光灯观察外来物质不属于翡翠检测程序,不能作为翡翠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