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光起胶好吗?

周德涵周德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起光”指的是光线穿透翡表层的玉肉,在表面形成环形光圈,有“起光”现象的翡翠显得晶莹通透、光亮圆润 。一般水头好的翡翠多有起光的现象,但并非所有的水头好都会起光。 “起胶”是指宝石晶体排列规律,导致光线漫反射形成的视觉效果,就像胶卷曝光后的效果那样,所以也称为“胶状光泽”或“胶体效应”。 在自然界中,只有绿松石和青金石等少数几种宝石具有此类光学效应,而翡翠是唯一一种由硬玉矿物组成的宝石,具有明显的起胶效应。这也是鉴定机构鉴定翡翠是否天然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优质翡翠往往都同时具有“起光”与“起胶”两种视觉特征。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起光”“起胶”都是自然状态下,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视觉效果;如果用手电筒直射,绝大部分翡翠是不存在这种效果的(除了一些特殊品种如油青种)。因此用强光照射来判定翡翠是否天然是很不可取的方法。 不过,有些经过人工处理的B货C货翡翠为了模拟天然的“起光”“起胶”效果,会在抛光过程中加上一道浸蜡的工序以达到此效果。但是,这种经人工处理的翡翠毕竟不是天然翡翠,在“起光”“起胶”的同时,也会因工艺原因而在表面留下麻点状的痕迹。这是判断B货C货翡翠的一个重要依据。

佘诗媛佘诗媛优质答主

翡翠看胶感,“起胶”并不是一种很明确的描述,但是,如果商家说一件翡翠起胶好,那么就是代表这件翡翠的色调和品种很合适、同时“底子”又极为通透油润,看起来就像是有粘稠的胶质感,那么就是好翡翠。一般只有玻璃种、高冰种的翡翠才能达到“起胶”的效果。

玻璃种翡翠

要解释“起胶”这种主观的说法,还是需要从翡翠的种份说起。“种份”也称为“底子”,是评判一件翡翠优劣最关键的指标,它包括了翡翠结晶颗粒的大小、晶体之间互相交联的程度、结晶空间的填充程度等内容,最顶级的翡翠“种份”被称为“玻璃种”,它的结晶结构极为细腻均匀并且充满了绝大部分空间,而且其“水头”极为通透。

高冰种翡翠

其实如果水头足,冰种翡翠也可以“起胶”

“种厚而纯者为佳”,玻璃种的翡翠主要以色少、透明程度高等特征著称,当玻璃种的翡翠恰有一汪绝佳色调的绿彩出现,那就是“玻璃青”了,玻璃青翡翠多为椭圆状或饼状,由于其质地通透,色泽青翠,而且往往只有一汪绿色,因此,看起来就像是有粘稠的绿色胶汁充盈于内,因此,行内人称之为“起胶”。

玻璃青

其实,我们常说的“玻璃种”是广义上来说的,根据色彩的不同,分为玻璃黄、玻璃红、玻璃绿等等。因此,玻璃种翡翠也分为有颜色和没有颜色的两大类。

如果一件翡翠的种份不够通透,那么就是冰种了,冰种翡翠的结晶颗粒虽然也很细腻,但是却有一定的透明度,所以看起来就像是冰块一样的透明。有些冰种翡翠也会出现色彩,那么就是“冰翠”类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