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的翡翠是真的吗?
“不透”这个词不太准确地表达出翡翠的特性,容易导致误会。 一般来说,我们对“透”的理解来自于玻璃、水晶等晶体,由于晶体的结构是平行排列的,所以光线可以很容易穿透,显得明亮通透。 但是翡翠是一种玉石,是由微晶结构组成的集合体,肉眼很难观察到其中的晶体,当然也就不存在可以让光线穿透的结构。从光学特征来说,翡翠是不透的;
不过,人们常常用“透”来形容一种颜色,即指蓝色或绿色呈现得很好,很鲜艳,这样的描述更接近于形容颜色的“透”。例如说一块墨翠“透明得像一个肥皂泡”,就是说这颜色看起来很透,很鲜艳。 所以,一块好的翡翠应该是“透”与“不透”兼而有之,“亮”与“暗”都要有,即要透明又要不透明,要阳光普照又要幽暗深邃。
在挑选翡翠时,我们要做到取舍有标准,取舍的依据就是观察其“透”的程度。 就像上面的图片这样,一半明亮一半阴暗,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如果一块翡翠只有明亮没有阴暗,那就太透不过来了,像是“玻璃”一样,价值也不高(除了特殊的雕刻品);而如果一块翡翠只有阴暗而没有明亮,那就是质地不够细腻,种水很差,也是很便宜的货色了。
翡翠的内部气泡或冰点是可以透光的,但因为毛渣和苍蝇翅不是透光的,所以这种翡翠通常都是不透的。但是,还有一种次生矿翡翠,这种翡翠因为长期风化也会变成不透光的。
因为次生矿翡翠有老坑起胶感。因此,有些商家就把它作为老坑冰种翡翠冒充,这种冒充的假冒高档翡翠是不能透光的,所以只要根据翡翠能否透光就可识别。
因此,能否透光翡翠鉴定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当然,真正想要鉴定翡翠,还需要专业的鉴定仪器。
现在市场上的B货翡翠和C货翡翠,就是利用次生矿翡翠不透的现象,用强酸浸泡,去脏除裂后,注入树脂而成。所以,B货翡翠和C货翡翠通常也是不透光的。
因此,用翡翠能否透光的方法识别翡翠时,如果翡翠是不透光的,则说明翡翠有存疑之处,应该特别检验证实后再做购买决定。总之,无论是A货翡翠、B货翡翠、C货翡翠、还是三无翡翠,都是可以完全透光的。
综上所述,一件好的翡翠饰品给人的主要美感就是它那晶莹、纯净、细腻、湿润、半透明至透明的性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玻璃光泽和玻璃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