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翡翠有没有种?

麻钊鲜麻钊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需要明白一点,天然形成的翡翠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完美无瑕、晶莹剔透。所以,谈“如何看”,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更应该讨论的是,基于当前技术条件,我们所能做到的“如何判断”。 判断一种宝石是否有种,最本质的因素在于其结构。结构决定宝石的性质,而性质最终影响价值的评判。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待有无种的问题是最核心的。

目前行业内对“种”的理解最为接近的是: 种是天然翡翠的质地,是由内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决定的; 种也是天然翡翠的外观特征,取决于内外部因素,诸如:杂质矿物含量与分布(包括包裹体)、晶体形态与排列方向、透明度和光泽等。 种的观念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质地和外观。其中,质地是内在的本质,外观是外界的作用结果。两者相互影响,外在的美观会反作用于内里,使其更加温润、细腻。 所以,判断一块玉石是否有种,最主要的就是观察其内部的结构是否紧密、均匀,以及表面抛光是否良好。 一块完整的天然翡翠,是可以呈现两种不同的视效——内部分子和外部光线作用所形成的视觉效果。这种视域的交叠,会给人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亦真亦幻,若隐若现。

但人工处理的翡翠因为内部的结构已经被重新打乱,是无法呈现出这种美感的。表面经过处理而产生“增透”的效果,也会削弱光在内部的漫反射效果,使光线更容易穿透,从而造成“有种”的错觉。 但无论怎么做,处理过的翡翠永远都无法达到天然状态的完美程度。就像是人通过手术改变了容貌,再如何光鲜亮丽,也无法改变本质上是一种“伪娘”的属性。

岑优友岑优友优质答主

翡翠“种”的概念比较复杂,现在有翡翠行家或者专业人士从矿物的成分、结晶颗粒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去解释翡翠的“种”,其科学性和专业性都很强。

但对于普通的翡翠消费者来说,掌握这样复杂、理论性很强的辨“种”知识既不太现实,也没这个必要。那么有没有简单、实用的辨“种”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从“种”的外观特征去辨识翡翠,既简单又行之有效。

首先,“种”可以从透明度的角度来观察:

“种”好的翡翠,透明度相对就高,也就是说比较“水”,行家叫做“水头足”,而透明度低的翡翠,“种”也就差一些。“水”分是评价翡翠的重要指标,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水”就是这个意思。

水”分一般分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冰里带青种”、“水沫青种”、“紫罗兰种”、“紫花青种”、“黄杨绿种”、“金丝楠种”、“金翡翠种”、“油青种”、“干青种”、“花青种”、“柳叶青种”、“柳丁青种”、“绣豆种”和“干丁种”等。其中,“玻璃种”是翡翠中最透的,它的通透性与玻璃十分相似,甚至可如水晶般的清澈透明。通常只有缅甸老坑翡翠才可能出“玻璃种”。

其次,“种”还可以从质地细腻度的角度去观察:

从外观上看,结晶颗粒越细腻、越均匀,其“种”也越好;相反,结晶颗粒粗糙、不均匀,其“种”也差。比如,人们形容“种”好的翡翠如小孩的皮肤般细嫩,而“种”差的翡翠就像老年人的皮肤一样粗糙。

总之,透明度高且结晶细腻的翡翠品质最好,“种”最好,价格也最高,比如“玻璃种”、“冰种”质地细腻又兼具高透明度,其品质极佳,非常难得,价格十分昂贵。通常行家选购时非常看重水份和“种”,他们认为这两个指标好,翡翠的品质和价值就差不了,因此购买时就非常有信心和把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