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谁印的?
说一个比较冷门的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币制是称提制,而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元角分。所谓“称”就是衡量单位,古人使用秤作为计量工具,一斤就是五十两(南朝梁武帝规定一斤为十六两);而所谓的“提”其实就是重量单位和货币单位的进位制。 秦半两=16两制钱;汉五铢=24两制钱。隋五铢=50两制钱;唐开元通宝=37.5两制钱;宋重宝大钱、元通宝铜钱=38.5两制钱;明洪武通宝,折二钱=39两制钱等等……
到了清乾隆皇帝时,由于铜矿产量下降和铸币成本上升,朝廷才决定改用元角分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为什么会改成元角分而舍弃称提呢?原因是乾隆皇帝觉得称提这种制度太复杂了,换算不方便,而用元角分则简单明了。
虽然改了币制,但是以前的旧钱还是继续流通,也就是说一斤还是十六两,一两还是二十五钱,只是单位更换了而已。 那么有人问,一斤等于一千钱吗? 不对!因为古时的一斤不是现在的一斤。古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16两,所以一斤千钱相当于现在的500文。有人把一斤千钱叫做十升,这是不正确的。
章鑫优质答主在中国可以自由流通的法币,统一由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印制发行货币。1949年10月2日,刚回到祖国大陆的南汉宸同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担负起统一组织发行新人民币,管理和稳定货币的重要职责。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起到现在,人民币一共发行了5套。在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由于当时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印刷条件十分困难,因此,经中央批准,第一套人民币由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6个厂分别印制发行。现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都是在统一的印钞厂印制的。
在港澳地区可以流通使用两种“地方货币”——港币和澳门币。这两种货币是根据我国与港澳地区之间达成的有关协议,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在港澳地区内流通使用的货币。在香港,港币有三家发钞行发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市场上,这三家发钞行发行的钞票在市场上可以相互流通使用,但是硬币只有中国银行一家发行。另外,我国中央政府授权中国银行在香港发行少量人民币。在澳门,澳门币由大西洋银行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发行,这两种钞票在澳门的使用没有区域限制。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当局在台澎金马单独发行管理新台币。新台币的发行与管理是在台湾地区“央行”直接管理下进行的,它在台澎金马流通使用,与在祖国大陆和港澳地区流通的货币互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