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中国还剩多少?

晁文渊晁文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袁大头,即袁世凯像银元,简称“袁头”或“袁大头的说法并不准确。 这种说法不严谨的地方在于把袁世凯的银元(包括开国纪念币和袁大头)误认为是由他个人设计铸造而成,事实是袁世凯只是当时国内10个造币厂的总掌柜(厂长)之一,负责总管辽宁北关造币厂的生产事务,而铸造这种新式银币实际上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各大铸币厂普遍的现象。 从现存实物来看,袁世凯像银币一共就有四种: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造币厂铸造的“袁大头”;民国三年(1914年)天津造币厂铸造的“站洋”(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肖像银圆);民国四年(1915年)云南造币厂铸造的“唐军长”;民国五年(1916年)江苏江宁造币厂铸造的“背双星小面额”(面值有五角、一元两种)。

此外还有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由湖北武昌兵工厂所制造的“黎元洪像中央执政府纪年”银币一枚。但这几种袁世凯像银币的版式、图案几乎一样,只是年份不同而已。 所以应该说“袁大头”这个称呼是不太准确。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袁大头”就是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铸造的、面值有壹圆、中圆、贰角等的“袁大头”呢?也不是,因为除了一开始的四个铸造年份之外,在后来的民国十年(1921年)和十四年(1925年),天津造币厂也曾生产过这枚银币,只不过当年铸造的“袁大头”并没有流通开来,而是被北洋政府作为外交礼品赠予外国友人。所以应该称之为“民国币”或者“北洋币”比较合适。 至于为什么又叫它“袁大头”,恐怕主要就是因为这些银币上都有袁世凯的头像吧……

韶雨春韶雨春优质答主

1912年,袁世凯公然违反《临时约法》,宣布称帝,遭到了举国反对,最后被迫放弃了帝制。这时,袁世凯把头像印在钱币上的想法就更为直接,企图通过钱币的广泛流通来使自己名垂青史。这种钱币俗称“袁大头”,学名叫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银币。

“袁大头”从1914年至1951年,前后共发行30多年,民国期间几乎一直是全国通用的货币,北洋政府铸造发行的。

专家表示,袁大头钱币存世量极少,由于年代久远,战乱连连,“袁大头”在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货币历史后,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极为稀少。袁大头在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在农村的大队,还是可以流通使用的。在90年代初期,收藏界已经对其开始收藏,只是当时认识的人还不是太多,藏家尚少,所以其收藏价格处于较低价位。到2010年后,特别是进入2014年以来,“袁大头”存世量越来越少,其市场价一路攀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