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穆斯林用什么币?

房祯梓房祯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穆斯林(新教、旧教都算)主要是用人民币,其次,如果去西亚和欧洲等地旅行或经商会用当地货币。 如果在新疆旅游的话,有时会用到维吾尔族的图木舒克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疆元”;以前还曾在宁夏回族聚居区见到过使用“宁元”的,不过现在应该很少了。 这两个“元”,是当地(尤其是南疆)少数民族自制的货币,不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所以不能在普通市场上流通,只能用于本地事务——当然,如果你在当地有事,而对方又愿意接受的话,也可以通融一下。

这些“元”的形状类似于阿拉伯币,由铝锌合金压铸而成,很漂亮,也很有特色,喜欢钱币的人往往会珍藏这种地方自制货币。 上图,左为宁元500(已非常少见),右为疆元100 这两种“元”发行的时间都不长,1983年陆续开始发行,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停印。 由于近年来外汇管制等原因,去外国经商务工的穆斯林人员很难再通过汇款等方式将大量的钱带回来,因此很多人就在国外购买房产、投资办厂等,这进一步减少了回国内使用的现金量。

江淑英江淑英优质答主

回币指伊斯兰教历纪元第一年所铸金币和银币。相传,622年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至麦地那(古称“雅思”),建起第一座清真寺,伊斯兰教开始正式传播,于是这一年就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的开始,阿拉伯文称为“迁徙”。穆斯林以“迁徙”事件,铸造了金币、银币各一枚。“回币”上印有古兰经文。这枚金币,金黄绚丽,重2.44克。

回币(金币)

回币(银币)

1964年11月,在新疆哈密县巴里坤湖之东(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海子沿乡距巴里坤城约45公里的地方,牧工哈斯木·艾买提在放牧时,发现距地表1.2米深的地层中,有一块已经冻结的硬土块,挖出后敲掉冻土,便是木箱。木箱是用胡杨木制成,长52厘米、宽42厘米、高27厘米,在箱顶和箱底的钉子处都用胡杨小枝条编成麻花状加固。箱盖板上还捆扎牛筋绳7根,绳子已有一部分朽烂。箱子虽然在地下埋藏较久,但因地处高寒区域,又密封完好,内盛物品基本完好。箱内有金币和银币。

经自治区文管会鉴定,金币重约16克,呈方形,有齿,黄亮,用足金铸造,边沿有四个文字,图案为一骑马人和一个手执弯刀的人搏斗。银币重约9.5克,边沿铸有文字,图案为三头骆驼。这两种钱币,金、银币面值为1:2,据考证,是中亚的撒马尔罕铸币场铸造的,约公元11至12世纪发行,是中亚回鹘王朝时期的货币。此币在我国各地从未发现过,是我国钱币中的一批重要珍品。

回金币与撒马尔罕地区公元11世纪发行的金币相同,证明它们是同一批铸币。撒马尔罕地区公元11世纪发行的金币,1965年在今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锡尔河州旧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城出土过四枚,其图案和文字都与我国哈密出土的回金币完全相同,边沿的文字亦是同一批铸币。但边沿的文字却有所不同,在我国哈密出土的金币有四种文字,而在旧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土的金币是另一种文字,可能是不同币模铸造的。银币在中亚地区流行时间较长,撒马尔罕地区公元12世纪中期发行的银币,与我国哈密出土的银币极为相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