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内涵包括哪些?

王绯绯王绯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 中国书法的“法”字怎么讲呢 《说文》里有云:“法,刑也。”“刑”的意思就是指刑法、制度、规范。所以“法”的字形演变是这样的(下图) 那么“法”字在汉字里,通常是什么意思呢? 我给大家举例说明: “法”作动词用,指按照法律行事——“依法办事”,这个词在古代叫“循法”;

我们读汉书的时候,看到王昭君出塞和亲,大汉皇帝“循行故事”,这个“循行故事”里的“循行”就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这个“故事”又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名词了——指前代处理类似事情的办法、规则等。《战国策·秦策三》里有云:“今欲并天下,诸侯皆帝其国而尊天子,天子之号亡矣。”这话的意思是,当今之世,大家都想统一天下,那诸侯国就称帝,天子也就没有名号了。其实这就像我们今天把总统称为“主席”一样,只是一个称呼上的变化而已。

那么“故事”为什么是名词呢?因为“事”是动词,“故事”就是“做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可以供人参考的。所以“故事”带个“故”字,表示这是已经发生过的行动或过程。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故事”——古代打仗有“阵型”,处理政务有“规程”,出嫁女儿有“礼仪”,就连出城游玩都有“游程”啊! 有“故”就有“新”啊!有了这些“故事”,人们就可以“另起炉灶”,重新来过了。因此这个“新”代表的是一种可能性——无数的人可以在这个规则范围内尽情挥洒自己的个性。 所以“新”其实是与“旧”相对的——没有旧有的规矩,新的创作是不可能的。所以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里说:“每作一字,必先展玩笔法,以定形势,然後布墨。”这里的“笔法”其实就是历代相传的“文字规律”,或者说“文字法则”——只有遵循了这个“法”,你的作品才能算是合格的。

总之,“法”既是指引前人经验的准则,又是人们创造新经验的源泉。

秋博轩秋博轩优质答主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用毛笔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章法、风格等内容。其中章法又称“布局”,在书法上有执笔法、运笔法、点画法、布字法、行气法、布篇法、节奏韵律法等等。书法有“筋书”、“骨秀”、“血清”、“肉腴”、“精能”、“神妙”等美学品格。“颜筋柳骨”、“剑拔弩张”、“翰逸神飞”、“入木三分”、“铁画银钩”等等,都是对书法的赞美之词。

广义的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练习有一定难度。包括文字学、文字史料学以及笔法学。文字学是一切传统笔法的基础。文字史料学,是各种笔法的来历和渊源。笔法学,则是各种笔法练习的方法论。从文字史料学可以知道,笔法是有自己的历史的,甲骨文、金文等钟鼎文以及篆文隶文等等,各有其笔法特点,是书法的源头。

笔法的演变,则是各种书法流派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二王”的行书、颜真卿的楷书、怀素的草书等等,都是因为不同的笔法形成不同的风格。从文字学的角度,可以知道笔法不是自由想象的产物,它的法则是和文字的法则一致的,都是为表现“天、地、人”三种宇宙和谐之美。

中国书法内涵博大精深,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神秘的天人合一色彩和宗教色彩。用毛笔写汉字不仅有文字书写的法则,也有艺术表现的规律。它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历史是分不开的。学习书法,首先应当了解它的文字演变历史、工具演变历史、方法演变历史和思维演变历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