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中国有哪些花?
1927年,江苏镇江,桃花 摄影:沙飞。来源:《红色摄影记忆——革命人物肖像》 1935年,贵州赤水,杏花 摄影:伍须文、胡松。来源:《红色延安文艺丛书·图片卷》 1942年,延安,海棠花 摄影:李振宇。来源:《红色圣地岁月如歌——延安摄影展作品集》(微信) 1946年,重庆,杜鹃花 摄影:谢铁骊。来源:《民国那些旧照片--1900~1949年中国经典老照片》 1948年,天津,玫瑰 摄影:孙明经。来源:《中国近代照片珍藏》 1958年,山西沁县,葵花 摄影:侯波。来源:《印象•山西——侯波摄影作品选》(微信)
1972年,河北沙城酒厂,酿酒的葡萄 摄影:朱宪民。来源:《印象 • 河北》(微信) 1984年,广西南宁,竹 摄影:杨国新。来源:《印象·广西》(微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浙江桐庐桐君山一带,毛竹开花。摄影师:肖全。来源:《中国影像纪年—1979年至1989年的中国》
民国时盛行的花卉,在上海等地有兰花和西洋花(如蔷薇、郁金香、紫罗兰、香石竹等)。华北有腊梅花,又叫暖气花(华北花市始于三九严寒之际)。当时北京有花市三条,最大的是东安市场(西起王府井,东至东长安街)。南市花地在东四牌楼南,西起中粮店,东至西墙子。北市花地在东四北十字路口之西。这三地共有卖花户百余家,有二百多种花卉。花农有京郊大屯、天桥和外省安徽、山东等地人。
当时各报时有为市郊花乡“打招贴”的广告,如通县马驹村花卉广告,文中写到:“村中无他产,全靠种花度日,现已上市者有君子兰,粉红杜鹃,玉兔秋海棠……。今冬新种非洲菊……”又如京郊花乡彰仪门关厢广告:“此处专种洋花,种类繁多,如凤仙、仙客来、仙鹤来、孔雀来、大丽花、月月红、白杨香、凤尾草、四季菊、五色梅、仙人掌。”
以上所述的花卉,有的一直开放至今,有的已绝迹不存,还有的已重新培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