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硬币在中国值钱吗?
不值钱,很多国家发行了纸币之后就不发行硬币了(不再铸造),比如法国、日本;有的国家即便发行了硬币,也会很快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收藏市场,比如澳大利亚。而有的国家是既发行了纸币,又发行了硬币的,但硬币上的图案和纸币是一致的,这样的币在收藏市场上价格一般不高。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其价值取决于劳动(或成本)与时间(或速度)。以比特币为例,2009年第一个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整个网络的处理能力很弱,一个比特币的价值大约为13美元(约等于现在的5647元人民币),到2017年底达到最高值1.9万多元人民币;到了2018年初,虽然处理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人们对于比特币的青睐有增无减,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仍然高达1万多人民币。可见同样是一件商品的数字化,当其稀缺性增加时,其价值也会水涨船高。
然而,货币并不是一件商品——至少不完全是一件商品,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种信用凭证而非交易商品。当一国央行印刷钞票而不铸造硬币时,人们并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认为这种做法损害了币值的稳定。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货币的信仰是坚不可摧的。只要印钞成本低于铸币成本,这种政策就不会受到质疑。反之,如果一国的央行既没有印制钞票,也没有铸造硬币,而是任由货币供应萎缩至零,人们就会认为该国政府言而无信、不负责任,从而对该国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该国的金融体系崩溃。
我们都有这个认识,一些比较古老的中国钱币存世量少,价值会比较高,比如清朝光绪通宝宝苏,比如民国三年袁大头,比如袁世凯十年水龙,这些存世量较少的中国古币,价值都不菲。如果是近代的一些普通流通币,比如我们小时候常用的分币、角币,它们的存世量多,价值也不会很高。
那么,存世量不多的外国硬币,中国会比较珍贵吗?我们到银行去换外币的时候,经常会换到日本10元硬币,上面刻有菊花图案(日本国花),这种硬币已经不再发行了,存世量不多。
我们在国内一些交易钱币的网站上,这种硬币的卖家不少,但标价很少超过2元一枚的,还经常有拍不掉流拍的情况发生。可见,存世量少的外国钱币在国内并不值钱。比如新加坡10美分硬币(存世量极少),国内售价不超过10元一枚。
如果是大量存世的外国硬币,在国内就更加不值钱了!我们经常出国游,每次回国都要到银行去换外币,所以接触国外银币的机会很多!
在日本,面值10日元的硬币非常普遍,国内售价不超过5元一枚,但如果是日本500日元硬币和1000日元(纪念币),国内售价则会达到15到20元一枚!
500日元硬币相当于30多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相当于十几枚日元,但存世量少的500日元硬币,升值最多也才达到两三倍!
由此可见,国外硬币即使存世量少,在中国也很难卖出好价钱!
我们再来看看人民币的升值空间!普通的流通人民币升值也不少!第一版人民币5元车马邮电图,目前国内售价在8000到10000元一枚,升值1600到2000倍!价值1.2元的第三版人民币5分(水印),国内售价在15到20元一枚,升值15到20倍!价值1角的第四版人民币伍角(无水印),售价在5到8元一枚,升值5到8倍!
可见,中国的人民币和国外硬币一样,存世量少的也并不容易增值,增值最多的是第一版人民币纸币,第二三四版纸币虽然增值不少,但升值的幅度也不如车马邮电图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