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尊看中国?

时春林时春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何尊,一件文物,和“礼”有关的文物,因为文中的照片是礼器组的照片 礼器组是什么? 礼制是我国古代社会一套严格而系统的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就是“礼” 什么是礼呢? 简言之,礼包括所有的人和一切人应知、应行的事。

《周礼·春官·大行人》云:“大礼曰‘仪’;小礼曰‘俗’。” 大礼即大礼,指天子诸侯在祭祀、征伐等大事上所应遵循的礼仪。 小礼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礼仪,也就是“礼俗”。 所以,从这件文物——何尊来看华夏文明,我们就能看到华夏民族早期文明的礼仪制度。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现在收藏于北京博物馆里。 其上铸有12行130字左右的铭文,记录了一场册命仪式。这场册命仪式涉及的人有两位,一个叫作成王,一个叫做芮伯,他们正在接受周天子的赐命。

这段铭文的文字内容如下: 王若曰:“芮伯!呜呼!明保卿士。卿实受命,赐卿弓矢,俾宁东邦。” 芮伯拜稽首。

王曰:“呜呼!卿勿豫。” 芮伯再拜稽首。 王曰:“赐卿用鬯,乃祭。” 芮伯拜稽首。 “用鬯”二字底下当有缺文。 以上内容为转引自马承源主编的《中国青铜器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全篇何尊铭文见该书第68页,图见该书第73页。 何尊这件文物之所以能反映出当时的礼仪制度,是因为这场册命仪式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礼仪规定。

首先,周天子先要对被册命的臣子表示赞美,说些客套话(王若曰);接着,天子正式公布对这个人的任命决定,并授与他象征权力的标志(卿士);随后,举行一个授命的仪式;最后,天子和受命者一起饮酒吃饭(昭告神明,慰劳卿士)。

何尊上的铭文恰好反映了这些环节。 从这一点上说,一件文物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这种传统就是通过一件件的器物来传递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国的考古发现,就不难发现,我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礼乐征伐的自成的体系。

这种自成体系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国家的制度设计上(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乐器的规格按照爵位而定)。甚至是一屋不扫,都要“何以家为”,体现出一个“家”的概念。 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还要注意研究它的礼乐文化。

何继航何继航优质答主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持续演进的唯一文明。“中国”虽是古代中国的中央王国概念,但正是这一政治文化共同体概念的逐渐认同和演进,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广阔疆域和持久演进。

“中国”概念是如何演进和被认同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对“中国”认同的历史,可以从周成王开始追索。

国宝

何尊

尊内底铭文中“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经考证为认定“中国”国名出现的上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尊内其他内容说明,西周初年,成王曾举行了一场重大的祭祀活动,并“命兹□(小子)封建”于“宅兹中国”之地。

专家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暨“文明圣地”考古研究成果交流会10月18日在四川广汉召开。2017年到2020年,5000多位学者多学科结合,用数据和事实验证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证实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文明史”这一说法。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巍:考古材料证明,5000年前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在史前文化交流的网络中就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与周围每个区域都有密切的联系,吸收了周围每个区域先进文化和技术的成果,自身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原文明,形成了古代中国的雏形,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像我们发现的山西陶寺遗址,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同时期是没有别的遗址可以相比的。但是,在陶寺里面也出土有辽宁红山文化的玉器,像C形龙。它还出土了江苏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出土了长江下游的象牙器,还出土了出自江汉地区大石铲的制作方法和造型相仿的器物,还有出自长江中游的大龟壳。我们推测可能是举行某种祭祀或者占卜仪式以后把它拿来作为纪念品,因为那是个大龟,从江汉地区带到陶寺里面。另外,它里面还有来自中原地区河洛地区的绿松石制品。这就说明,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已经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文明的先进成果。

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与国内周边地区联系的密切,我们从绿松石的看法也能得到证实。我们从青海地区开始到中原地区、海岱地区、江汉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发现了绿松石的分布,绿松石的原料产地只有一个,就是湖北的荆山地区,湖北省丹江口一带,而且我们这个考古发现把这个遗址也发现了。也就是说,这个绿松石被中原地区汇聚过来,然后加工制作以后,辐射到了周边地区。

中原地区和更远的西亚地区的接触,我们从小麦,小米的传播看也能得到证实。距今4000年左右,西亚地区的小麦、羊等都是从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地区的。

在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特别是中原地区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文明先进的因素,然后把它消化、融合,自身也发展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所以,可以说在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成为文明的核心地区或者说引领着中国各地文明化进程的地区。

中央王国——“中国”

王巍: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出现了广域王权国家也就是文明的标志,出现了大的都邑,比如说我们考古发现的是陶寺遗址。

到了夏代,都邑规模非常大,人口也有几万人。像郑州的二里岗遗址这个商代中期的都城,我们发现它也有5平方公里以上。商代晚期的著名都邑安阳殷墟,它的都邑就有24平方公里。商和夏这个王都的规模,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东南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像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同期的都城也没有这么大的,人口也没有这么多的。

都邑之外,王都周边还有陪都,像商代中期,都城在郑州的二里岗。距二里岗都城40公里处的辉县,有一个百分之百商文化的遗址。但是离二里岗100公里的地方是安阳,发现有百分之百属于商文化的都邑。现在我们推测商的都城是一南一北,一夏一冬,两座都邑,这个规模也是相当大的。

王都这个“中央王国”,它的势力范围不仅在都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