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住中国吗?

杨语灿杨语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高中时学的那篇课文,《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 “他(藤野先生)在讲义的空白处写下许多注脚。其中有一注是:‘中国也有的’,他特别叮嘱我要留意,以免误译错解,引起误解。” 当时我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年纪小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段文字背后的力量有多大。

原来,我们的课本中《藤野先生》一课中有很多处提到了“中国也有……”这样的话语,比如他在讲述人体解剖的时候说 “至于器官的部分,我敢说出下面的话来:中国的外科医生——至少是与我有交情的……他们在器官的一部分,也是正确的。” 以及在讲荧光标本的时候说 “这些道理我也不难懂。我的题目是这样的:中国也有……我想,真理总归是真理,我不会改作别的题。我现在用不着再担心什么。” 还有一篇文中提到的更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见我们的教科书编者用心良苦,他们怕我们误认为日本学者看不起中国因此特意加了这么多的注释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理解的道路。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篇课文,整个中学时代我们所学习的课文大多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色彩,像《记念刘和珍君》、《白杨礼赞》、《黄河颂》等等。记得《最后一课》中主人公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就是教导他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这句话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 我想,或许几十年过后我们的学生也会如我们一样感谢现在的教育者们,因为现在所有的教材插图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茹一霖茹一霖优质答主

不会吧

莫奈,法国画家,出生于巴黎,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通过他的作品来传播。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中,物象消失了,留下的是光和色彩的微妙变化。

莫奈晚年,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睡莲》组画。组画采取连环式“之”字的构图,画了150多幅。莫奈在74岁时,他将18幅连环式的大型油画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为莫奈修建了一个专门陈列馆,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看到莫奈晚年的最精彩之作。

1840年11月14日,克洛德·莫奈在法国巴黎出生,莫奈是一位以画出神入化的光与空气而闻名的画家。画家自幼年在法国西部港口勒阿弗尔居住。他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绘画,成为漫画家尚克勒(Eugène Boudin)的学生。

在巴黎国民自卫军服役两年之后,1862年他拜卡迈尔(Charles Gleyre,SwitzerLAnd,1808-74年)为师,在他的画室里结识了雷诺阿、巴齐耶和西斯莱。他在巴黎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出售漫画。1865年他的作品《午餐》在巴黎沙龙展出,但莫奈的画与传统的画风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受到一些非常严厉的批评,他继续以逆流泳者的姿态,勇往直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