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包括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 什么是“中国艺术”,似乎很难答清,就像先问什么是“中国文化”一样,也许只能这样回答: 中国艺术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艺术(当然也包括在外国人的笔下发生的中国题材的艺术)。 但如果这样表达的话,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发生在中国的艺术”而不是别的国家的艺术呢?难道其他国家的不算艺术吗? 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所说的“中国艺术”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它特指产生、发展和流传于中华大地上的艺术,而不管它们来自何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国度;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所谓的“中国艺术”实际上就是指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交融所形成的一种独特而伟大的艺术传统。
这种融合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绘画和书法中的“留白”。所谓“留白”,是指作画或书写时留下的空白。这看似简单的留白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留”者,有所余也;“白”者,空白也。有“留”才有“白”,有“白”才有“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绘画中,如果没有“白”,画面就会过于拥挤,也就失去了中国画的美感和韵味;同样的,如果没有“留”,画面就会空洞无物,失去美感也是同样道理。 无论是文人画还是民间画,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总是以“留白”为主、“留黑”为铺,使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看起来既生动活泼又内涵丰富。
在书法中,“留白”更为明显。除了用墨之外,行间的空白处即“白”,而一个字中的黑间即“留”。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等,无不体现了“黑白相间”“留下空白”的特点。 如果把一幅画比做一个生命体,那么“留白”就是这个生命的呼吸和脉搏。 “中国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且受到儒道释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它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人的艺术,同时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1、中国画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欣赏上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气韵。它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宣纸或者绢素为绘制上运用。中国画讲究的是布局章法以及气韵,在用笔用墨上注重书写性并且用线造型。中国画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画等画科,画法上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形式。根据材料和题材可以做不同的分类方法。从题材上大致可以分为为人物、山水、花鸟等。从艺术手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
2、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一辈的人都应该看过皮影吧,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让观众通过-white幕布,观看艺人操作布偶(即皮影) 、并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的发源地在陕西,成熟于汉,兴于唐宋,流传甚广,元代时传至西亚和欧洲。
3、武术
中国武术流派众多,博大精深;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既有各具特色的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功法、搏击对抗等,还有保健、养生、技击、练功、强身、防身、艺术表演等多种多样功能。
4、剪纸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吃、穿、住、行及人们的风俗礼节,不仅烘托了浓厚的中国特色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寄托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富裕日子的憧憬。
5、国粹
凡是跟国外的有所区别,代表中国的独有文化,都可以叫国粹,狭义一点就是中国独有的,跟国外没有任何渊源的。比如说中医和京剧。国粹指一国所独有的文化精华,一般用法是“中国的国粹”。
6、杂技
杂技是中华民族一朵艺术奇葩,经过漫长岁月的千锤百炼、不断创新、发展,由古代的车技、口技等逐渐演变为中国当代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杂技通过演员用高难度的动作,完成一系列惊险性节目内容,以奇特、高难的技艺和惊险有趣的表演吸引着观众,给人带来强烈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
7、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在中国广大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线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艺术,故称丝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