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雕从何时开始?

终琳星终琳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一个人——朱炳仁。 他是现代铜雕艺术奠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张仃、冯景兰。 他不但擅长金属雕塑,也精通家具设计制作,最著名的作品是“杭州G20峰会主人席桌面”和“国家博物馆青铜器浮雕墙” ,以及他首创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熔铸雕刻”法。 在做大学教师时,他就对民间美术产生极大的兴趣,经常到浙江东阳、乐清柳市一带考察,收集大量的民间艺术品进行研究。

在改革开放之初,他毅然辞职下海,到浙江丽水龙泉市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国礼厂(后来改名为“朱炳仁铜雕艺术有限公司”),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从事铜工艺产品研发制造。 为了提升技术水平,他亲自赴英国、美国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还曾只身闯荡云南西双版纳,深入佤族聚居地体验生活。

他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

1983年,他为北京友谊商店特制了一款重达7.5公斤的镀金铜壶,送到美国后,受到美国西屋公司总裁乔治·费雪等人的欢迎。他们不仅看中这款铜壶精美的制作工艺,更看重的是它所蕴含的经济价值。

随后,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柯达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与他展开合作。

萧永玲萧永玲优质答主

早在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就利用砍削、打磨的原始工具,对树木和岩石进行加工。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木勺和木碗等木雕,是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产物。从原始社会,到商代(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在木雕等工艺品影响下,青铜工艺出现,并开始兴盛。青铜工艺的兴盛影响、促进了木雕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用线刻、浅浮雕、圆雕装饰的木雕制品。“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木雕《摇叶》、《辟邪》等;在楚都纪南的东城墙内,出土过一枚木质算筹,长12。1公分,近圆形,用质地坚固的树木制成,它的圆周上的阴文图案线条流畅,是珍贵的木雕工艺品。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木雕更加盛行。据有关史料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建宫室、墓陵寝,离宫别馆300所,钟楼1243.1公里,皆以‘奇巧之材,雕刻饰焉’。”秦代宫廷建筑的辉煌壮丽,可见一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木雕历史上“秦代一雄”,这些规模宏大、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木雕群,虽然已经历了2200多年的风蚀雨侵,但它的形象依然是那么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再现了秦代帝王之师雄霸天下、征战四方的壮阔场面,是举世瞩目、无与伦比的千古神物,是中华民族木雕文化的珍品。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木雕工艺从原始的简陋粗糙,发展到精美、细致,并由简单浅显的装饰,发展到立体造型逼真,以至发展到集“艺、匠、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期间不知经过了多少漫长岁月的积累和沉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为木雕艺术默默无闻作着奉献的劳动者。然而,木雕艺术之花是劳动人民用血和汗浇灌盛开的!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结晶,终于为木雕工艺开辟出灿烂辉煌的前景!从秦代始,木雕工艺就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发展、逐步兴盛了起来,历汉、晋,至隋唐时代,木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光辉成果。

我国是木本植物丰富和使用木料历史悠久的国家,所以木雕工艺源远流长。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出土过木雕鱼和鸟等小型木雕艺术品。商周两代出现了用线刻、浮雕手法装饰在木器上作为陪葬的礼器。1953年四川成都苏坡乡出土的东周漆床,在我国漆艺史上堪称首次。

汉代厚葬盛行,随葬的木制偶像也很多。1955年江苏泗洪县重岗出土的木马车雕刻精致,彩绘华丽,在车轴下端的车轸旁,还雕饰有两条蟠龙,张口扬须,作攀附状。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出土的一具“入棺图”木雕,宽21、长29厘米,采用透雕手法,雕凿出20多个小木人的葬仪场景。东汉末年的嘉峪关张氏世家所修的壁画墓,有不少墓内壁上绘有木雕楼阁、台榭。

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黄粉雕虫、刻木像人出售。这说明木雕已进入市场交易。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木工艺人丁害叔和司马杜子成为代表的艺人。他们精于雕刻,技艺高超。北齐杨子华有《北齐校书图》,所绘的两组人在宽大的殿、阁里整理图书、校对资料。1985年山西太原隋虞弘墓和1989年内蒙古固阳县隋李估墓出土的石椁中,都有木构建筑图,是研究木雕艺术的珍贵资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