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毛笔最出名?
“湖笔”,是产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毛笔。因为湖州古称“湖州”,所以简称“湖笔”;又因多制成笔竿销售,故又有“湖竹”之称 。 作为笔墨纸砚中的“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制作精湛,与徽墨、宣纸齐名,并称为“文房三宝”。它以“尖、圆、软、韧”著称于世。 《书品》中就有“吴兴(今浙江湖州)出好笔”的说法。《园冶》一书列出了当时著名的“颖笔”产地,即颖水之北有“许村”,颖水之南有“张村”和“朱村”,这三个村子生产的笔堪称当时的第一流产品。而这三个村庄,都在今天浙江的湖州市范围内。可见湖州一带自古就是有名的笔竿产地了。 湖笔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大致要经过选料、做杆、梳丝、络线、刷毛、装套、抹胶、蒸煮、晒笔、装笔头等十道工序,其中还有许多道小工序及工艺标准。如梳丝就用三股棕丝,粗、中、细分别使用,最后经六道工序,每道都有具体的质量要求。
至于成品笔的头管、套管以及笔毛的长短、粗细也都各有限制,不能任意更换原料或改变工艺。 可以说每一个湖笔都是手工制作的精美工艺品。
湖笔历史悠久,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是“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具有“毛硕徽尖,紫装黑玉,落纸云烟,涤心必豫”的特殊性能,为历代文人学士所青睐。
湖笔一般分为笔管和笔头两部分。笔管选用浙江富阳等地的优质高山老毛竹,经过破竹、烤色、刮青、晒干、钻孔、做斑、定形、刻字等十几道工序精致而成,既黄还青,既光还润。笔头选用优质的山羊尾毛,经过浸、拔、并、修、铲、刻、捉、结等十二道工序和一百二十多个制作规程,制成兰、白、紫、黑、粟等不同色泽以及长尖、齐锐、圆润、健劲的笔头。笔头与笔管装好后,再经过削头、缠丝、配挂等工序,方成为成品湖笔。湖
笔按照性能和用途,通常可分毛笔、兼毫和柔毫3大类,成品湖笔具有“尖、齐、圆、健”的“四德”特点。所谓“尖”是指笔头笔毫饱满,圆润匀齐,毛锋锐利,书写时行笔流畅而且不破散;“齐”是指笔头的各层副毫参差分明,疏密有度,分披时可平齐不偏斜;“圆”是指笔头“圆”得适度,丰满浑成而不肥钝,在毛笔垂直时,从各个侧面来看,笔头都是“圆”的;“健”是指 笔毛有弹性,而且“刚柔得中”,发墨畅达。兼毫和柔毫也有类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