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四十年怎么画?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这里有一张著名的照片,一个瘦小的老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开始发力了。这张照片就是邓小平在会议期间和撒切尔夫人以及外交部的摄影师周晓健的合影。
那个时候没有微博微信也没有摄影机,拍照要事先做好计划,一般领导人和外国元首都是正面而坐,两国的旗帜在后面做背景。这次拍照,邓小平和以往一样侧着身,双手交叉在前,目光却直视前方,表情略显严肃。
但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拘谨的老头,他在日后打开了中国改革的大门,并坚定而且迅速地推进各项改革。
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一个沉睡的伟大国家崛起。如果要用一种色彩来描绘这四十年的变化,那一定是绚丽多姿的中国红! 我们经历了贫穷与饥饿的岁月,但我们挺了过来;我们遭遇过改革的阵痛,但我们都坚持过来了;我们在世界面前跌倒过,但我们爬起来继续奔跑。
40年前的今天,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响彻华夏大地。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我们的GDP总量全球第二,我们有了世界上唯一一艘航母,我们拥有了最尖端的技术和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企业。我们有实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有信心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可以任我们飞翔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改革开放40年史为主线,绘制好历史发展演变的轨迹,阐释好改革开放的壮阔进程和历史意义。
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深刻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恢宏实践。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历史实践和历史过程的环节与重要节点,是构成历史时空框架的基本要素,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政治影响和文化意义。从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到2018年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8年的“全国两会”;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四十年来诸多的重大会议、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事件、重大变革,犹如一张张鲜活、生动的图片,勾勒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从“时间线索”和“事件线索”入手,把“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中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宏观层面把握好、在微观叙事中解读好、在具体细节上阐释好。
以“重大历史任务”为脉络,集中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不断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都要不断应对新的困难和挑战、重大历史任务的转换,体现着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向纵深拓展、渐次推开,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从城乡二元体制并存到统筹城乡发展,从单项改革到全面改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光明前景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要以“重大历史任务”为脉络,深入做好时代楷模和道德模范的宣传策划,做好重大典型、群体典型的宣传报道,使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可敬、可亲、可学、可做。
以“重大历史意义”为切入点,系统回答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宏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切工作的理论结晶、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带领中华民族走出“历史性困境”,迎来伟大复兴的明天。要以“重大历史意义”为切入点,充分阐释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