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中国文物是从国外?

韦一笑韦一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考古年代学上来说,我国有足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能够进行国别源流的统计分析 比如从汉代到唐代的丝绸之路上,我国的文物是如何流向西方的——根据目前的文献来看,主要应该是通过新疆和中西亚一路往西,再经过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向西扩散 而另一方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的古外销瓷是怎么流传到日本和东南亚的 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开始,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陆路,而东北边境的女真人对马可波罗所说的“黄金之国”“瓷器之国”充满了兴趣,在明成祖朱棣派郑和先后六下西洋的过程中,中国陶瓷和丝绸等货物经朝鲜、俄罗斯、蒙古国等地往欧洲传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蒙古和东北的确是古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那就是西藏,作为联系古代印度和中国文明的纽带,西藏在佛教典籍、佛塔形制、雕塑工艺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南亚和西域文明的影响 同时由于历史上吐蕃王朝对疆域的不断扩张(公元7世纪中期,吐蕃完全控制了现在青藏地区),使西藏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了超越边塞的辐射能力 但人们对于这条渠道的传播效果和历史贡献往往缺乏客观的认识 在2015年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第二集里,青莲花瓣罐作为唯一一件文物讲述了一件关于“流浪”的故事 这只来自南宋的青莲花瓣罐,因为器型规整、质地细腻、花纹漂亮而被誉为“完美无瑕”。它原本是供奉在日本京都醍醐寺的一只佛前供器,在1971年被一位日本的收藏家出资购回。 但其实,这仅仅只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南宋青花瓷碗,为何能远渡重洋抵达日本并被供奉起来呢?

原来,在明朝万历年间,青海地区进贡了一只类似的小碗给皇帝,皇帝见其做工精细、花纹漂亮,便让工匠画上了图案,并命人雕刻了印章在底部印上“大明万历年制”的字样。这样,一只普通的餐具就摇身一变成了皇家御用之物。后来这件器皿可能又被太监带入宫中秘收藏,就这样在尘封中失落了很久。

18世纪初,清朝平定准葛尔之乱后,在伊犁地区发现了这件文物,但当时却以为是唐朝之物;再到康熙年间,有位大臣献出一枚他自己私刻的“乾隆御玩”印章,才为这件器物定了型,据考证是清雍正时期仿制的万历瓷器。 就这样,一件小小的瓷器穿越时空,走过了南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谓是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活化石”!

敖绘宜敖绘宜优质答主

中国有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流失到了国外,有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清明上河图以及西周的虎鎣都有很高价值的文物,下面给大家带来有关文物流落海外,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都有什么的内容。

圆明园兽首

圆明园兽首流失于1860年的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时期,后分别为美国、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私人及家族收藏。现已有牛首、猪首、虎首、猴首、马首、鼠首、兔首回归中国,分别由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出资收购,现收藏于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和圆明园管理处。龙首仅存于清朝时期的文献记载中,现下落不明。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则从未出现在文献记载和拍卖行记录中,现下落不明。

鼠首、兔首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捐赠。2013年6月28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鼠首、兔首。2015年3月31日鼠首、兔首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4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中展出。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都市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浩繁、疏密有致的814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头,车轿20辆,大小船只29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具态,皆统于大章法之中。《清明上河图》全卷大致分为城外郊野 scenery、汴河场景、城内街市 three scenes部分。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书画的至宝,被历代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小心地保存下来,其流传、著录和鉴藏的印迹已经形成一个文献体系。1952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参观故宫时,因为没有《清明上河图》,而派人从文化部调来过;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国务院曾要求故宫将《清明上河图》调出来专门给他看,后来又决定送给美国政府。

然而,就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行将就木,曾掌管正阳门(前门)税收账目的太监陈秀华,伺机盗走该图,在宣统帝退位前后(1911-1912年),以3万大洋将此图卖给美国波士顿的福格艺术博物馆而流落美国。该馆曾于1924年、1948年和1965年先后3次公开展出该图,每次都吸引无数美国艺术爱好者和观众。此后,该图被存到库房,不为世人所知。

西周虎鎣

虎鎣:中国周代晚期的青铜器,于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掠走,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4月初,虎鎣出现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的网站上,拍卖时间定于当地时间11日。得知消息后,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信息收集、鉴定研究,并通过国际公约机制,向英国有关机构提出交涉,要求停止对虎鎣的拍卖程序,但拍卖行执意于当地时间4月11日下午举行拍卖。最终,境外买家以230万英镑将虎鎣拍下。随后,国家文物局与该买家进行接触,经双方协商,该买家同意将青铜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鉴定,该青铜鎣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据介绍,青铜器以虎为装饰的十分罕见。该器物造型独特,铸造精美,位列海外所藏中国文物精品Top10。此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