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雕名气最大的是谁?

颜如涵颜如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吴友根,1956年出生在苏州太湖之滨的小村子——石湖荡。他13岁学艺,18岁成名,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第一刀”。 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吴友根是因为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当时,他以37厘米的薄度成功切出了直径达41厘米的世界最大的月饼,震惊四座,成为媒体焦点。

其实,这位“中国第一刀”的名气早已享誉海外。吴友根的作品多次在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艺术展览中展出,并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列入收藏品之一。他本人也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谈到自己创作的灵感,吴友根说,他的创作主题源于两个,其一是反映人们生活的变化,其二是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以奥运会献礼为例,那之前,北京奥组委曾到苏州挑选奥运纪念品,当看到吴友根的核雕作品《花好月圆》时,认为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安居乐业”的思想,很有象征意义,于是专门向他订制了这件作品。

如今,《花好月圆》被放置在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奥林匹克标志景观旁供人参观。 除了善于雕刻传统题材外,吴友根还擅长创新,他的作品《梦圆》采用了镂空、浮雕等多种工艺,生动地展现了京剧中的典型场景,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詹畅远詹畅远优质答主

苏州东山被称为“舟盆”“核雕”之乡,其原因在于历史上这里出了一位举世公认的工艺美术大师———“舟盆”“核雕”艺术家陆小少。

陆小少对“舟盆”和“核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常常临池习画,钻研古代文物,并利用自己擅长木雕和竹刻及根艺的技艺,反复实践摸索。他刻制的“核舟”、“核雕”作品,刻工精妙,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尤其他用橄榄核雕刻的“夜游赤壁”大件作品,刀法娴熟,技艺精湛,章法疏密相间,层次分明,在不足两厘米的方寸空间内,竟刻有9个人物,321根竹丝,载人游船,船盖、船篷、窗、栏杆、舵……都历历可见,堪称一绝。

陆小少,名国元,字志安,号小少,以号行。陆小少,1895年生于浙江绍兴县富盛镇,15岁到宁波做学徒,跟随老艺人学习木雕、竹刻技艺。由于勤奋精工,受到艺友器重,推荐他去天童寺刻碑记,去宁波东关庙雕刻藻井,从而名声越来越大。24岁时,陆小少来到东山,娶西山陆巷姑娘为妻,并定居于东山碧嶂村。他有五个子女,儿子承继父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