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生肖之蛇首在哪?

师闻林师闻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蛇没有头,怎么有个首? 其实这是古人对“巳”字的误解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礼记·檀弓下》:“祭于太庙,入门而趋。” 汉·郑玄注引汉代典籍曰:“九五,蛇(祀)也。”“上九,鼠也。”可见古代用“巳”字表示蛇类动物,用“鼠”字表示老鼠。 用“己”做声旁的汉字,本义都与“手”有关,例如: 举(手)、旨(手指)、嗜(嗜酒)、嗜(嗜杀)、旨(旨意)…… 而与“手”无关的汉字用“己”旁,大都属于祭祀用的牺牲品或祭祀时所用的物品,诸如: 祀(祭祀);牺(祭祀用的牛);歆(祭祀祖宗时的神灵来享用祭品);牺(祭祀用的猪);象(祭祀用的羊);芗(祭祀用的香料)…… 还有一类属于“刑具”类的汉字也用“已”作边旁,如: 荆(木刑具);劓(割掉鼻子);刖(断脚趾);膑(敲掉膝盖骨);剕(砍断腿);醢(把罪人剁成肉酱)…… 所以啊,古代的“巳”字像一条没有头的蛇,而现在的“巳”字则像一根竖起的棒子——这就是蛇的首尾之别了!

宣泓帆宣泓帆优质答主

在十二生肖中,十二生肖蛇的头被简化为箭头形,身体与蛇身相同。整体,一只箭头向下,后面是一条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代表节制和隐秘。蛇有春、夏、秋三个时期。春天出来,秋天回到洞里,所以古人利用这种特性,把蛇看作是节制之虫。但是,蛇行于地下、水中、荆棘丛中,所以又被看作是隐而通达之物。《国语·晋语》中记载,在成王初兴之时,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高、召公爽等五位圣贤辅佐成王。成王想把土地分给这五位大臣,于是找来了五件物品,用龟进行占卜。他以五件物品象征着五位大臣,其中蛇象征着周公。《国语》的作者把蛇看成是非常厉害的生物,把它放在周公旦所代表的“周”这个地区,认为周能够灭殷、绥天下,都与蛇不外泄消息有关。

十二生肖中蛇之所以是这个形象,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有关。把它制伏,实际上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以及社会的一种理解,即一切生物必须节制,不可放纵。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子,子也,言万物始生也。丑,纽也,言万物经络就也。寅,移也,言万物可移徙。卯,茂也,言万物茂也。辰,伸也,言万物可伸展也。巳,起也,言万物可起而俟也。午,仵也,言万物皆相仵也。未,味也,言万物皆成熟有滋味也。申,身也,言万物身定也。酉,老也,言万物老而可收获也。戌,灭也,言万物皆尽灭也。亥,核也,言万物积核归根也。”把生肖拟人作解释。在这里,巳为起,午为仵,即为蛇。十二生肖的本意是:十二种动物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的气候,与万物生长、收成相关联。从巳到午,是从地母之季即春,转向中之季即夏。所谓“午,仵也,言万物皆相仵也”,即为蛇,它隐藏于地下,一旦露面,便立即昂头抬起,蛇行于地下,具有节制自己,不暴露自己于外界与人类接触的特征,象征着地母之季,既与上一年的冬密切相关,又与下一年的夏(中,人之天下,代表人类社会)密切相关。与冬不同的是,它具有节制、有自我约束的特征,不轻易行动,而一行动起来便昂首向上,象征着春天。

十二生肖是古代人根据十二个月的不同的动物习性、自然现象,附会以动物名而形成的独特的纪年、纪月和记时等。蛇首简化的形象,实际上与它本身在十二生肖中的象征意义有关。十二生肖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不仅渗透、渗入到中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民俗、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且对东亚各国、各地区,尤其是韩国、日本、越南,产生了极其深刻、持久的影响,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特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