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田什么画梅?

阮联茹阮联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梅香万里”---记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教育家田源 《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描写的是梅花的品格与气质。明代诗人宋湘曾有诗句赞美道,“江南腊尽,早梅香味多传。”可见古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有多深!在当代也有一句形容梅花的诗句,“百花头上开,梅花独秀;万木雪中立,杨柳依依。”这句话颇能表达当今人们向往高洁、幽僻的审美情趣。 我初次见到田源老师时,是在2014年的一个深秋。那是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的第二个年头。我所在的公寓楼楼下有一个水房,供同学们洗漱用。有一天早晨,我洗完脸从水房出来,看到墙边倚着个身材高大、鬓发斑白的老人,正盯着水房的窗户出神。“请问你是……” “哦,我是你田老师。”他语气平和,声音洪亮地答道。 听到这话,我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竟然是闻名海内外的国画大师田源! 后来得知,当时正好是北师大举办秋季艺术展期间,学校特意邀请田老师前来参观并题字。于是,我便有了这篇文中的照片,得以与这位书画大家亲近。

说起田老师的书画成就,那真是享誉海内外,被人赞誉有加。他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性画家,同时也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他不仅擅字画,而且精鉴赏,善理论,在学术界有很深的造诣。 我有幸成为他的学生,于我而言,真是莫大的荣幸! 在我的记忆里,田老师总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上课时,他总是先问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然后再娓娓道来,给我们传授自己的观点。遇到我们这些有兴趣爱好的同学,他会鼓励我们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于想考取他门下继续深造的同学,他还反复叮嘱我们要认真对待考试,因为考场上的发挥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水平。

除了传授知识,田老师还时刻提醒着我们做人的道理。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去看他。在谈及人生理想之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可以太贪。欲壑难填,过犹不及啊! 除了谆谆教诲之外,田老师还经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人生的经验,令我至今难忘的便是关于“梅香万里”的故事。 一日,我在校园内邂逅田老师,便急切地向他讨教关于创作的问题。他不犹豫地给我讲了“梅香万里”的故事。 原来,明末画家吴昌硕早年丧母,侍奉父亲十分孝顺。吴母亲刘太夫人为人心地善良,常常帮助穷人。一次,刘夫人救助了一名叫梅香的乞丐。几个月后,此人竟登门感谢,并将一幅亲笔画卷献上。打开画卷,画面上果真浓墨重彩,一枝盛开的梅花凌霜傲雪,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吴昌硕由此声名大振。

听了这个故事,我顿觉心头一暖,眼里闪现出泪花。 如今,那位和蔼可亲的田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好多年了。但是,我想起他时,总会想起这个关于“梅香万里”的故事,总感到内心一阵温暖和慰藉。 愿那位可亲可敬的田老师一路走好!

封奕齐封奕齐优质答主

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田世光,1926年诞生于我国山西省。小时候,爷爷就教他学国画,因此他对花鸟山水画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创作,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

有一次,田世光到北京昌平南口的一个山沟里去收集创作资料,突然发现一排腊梅开得特别茂盛。于是他仔细地观察腊梅盛开后的姿态。过了一阵子,天慢慢变黑了,山沟里连一盏灯也没有,整个世界一片漆黑。只有腊梅那淡黄的花瓣在夜色中时隐时现。

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不由得又回到腊梅丛中。他站在腊梅旁,用手触摸腊梅的花和枝干,在脑子里想象着怎样才能把腊梅在黑夜中傲然开放的情景描绘下来。

后来他终于创作了一幅《梅花图》。只见图中一株腊梅,枝干虬曲苍劲。在乌黑的夜色映衬下,腊梅的白色花朵显得格外晶莹、鲜丽。那淡黄色的花儿,有的已经盛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只绽放出两三片花瓣。整个画面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有一次,国画大师齐白石在田世光的画室里看到了这幅《梅花图》,不禁赞叹说:“怪不得古人有月下赏梅之说呢!黑梅真是妙极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