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元代的青花瓷?
有啊,怎么没有。 元代开始使用青花,到明代永乐宣德时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下面上图 这件莲花瓣盘,高2.5cm,口径14cm,足径6cm。 盘心绘一朵莲花,花瓣采用晕染画法,层次分明;外壁饰莲池水波纹。整体画面疏朗洁净。 盘里及底部均绘花纹。盘里中心有青花双圈弦纹,其内篆书体“福”字,四周分布着四个青花楷书体“寿”字。底足涂白釉,无款。
这件青花龙纹碗,高8.3cm,口径20.3cm,足径7cm。敞口,深腹,矮胫,圈足。内外壁及底均无纹饰。内底中央由两朵云气纹隔开,中间为一青花双龙纹,两条飞龙姿态各异、动感十足且互相追逐,周围衬以祥云。 这类造型和纹饰的碗在辽金元明清历代都有烧制,不过元代器形最大。 这一对青花缠枝牡丹花纹盘,高3.9cm,口径16.6cm,足径9cm。 盘内壁装饰一圈牡丹花和叶子,花叶都用青花描画,其间以两根细细的筋脉相连,形成独特的缠枝形状,向外扩散蔓延。外壁光洁无暇。这对盘子的大小、式样一模一样,只是色彩略有差异,一个偏青,一个偏蓝。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还有好多好多…… 总之,元代瓷器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烧出的瓷器洁白细腻、胎体厚重、纹饰潇洒,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元朝从公元1271年建立,到1368年结束,其前后不足百年。元朝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南宋时期,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定窑及河南等地金朝的瓷窑,受战争影响,瓷业被破坏严重。而南宋时期,北方的制瓷工匠大量往南迁徙。他们把北方金朝及宋朝北方窑场的制瓷技术包括烧制青花、白釉黑花、低温釉下绿彩及三彩等技术带到江南等地。同时由于贸易关系,西亚、波斯一些装饰艺术也传入中国,并在南方的一些瓷窑开始烧制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瓷器。
由于1955年在河北省保定元代窖藏中出土了大批的青花瓷器,这些重要青花瓷的出土使许多陶瓷研究家对过去认为中国没有元代青花瓷的说法产生了巨大的质疑。到了1975年,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麒麟门外发掘出元代(1341——1343)的沐英墓葬,出土了枢府款卵白釉和青花云龙纹等112件瓷器,其中的青花的云龙纹梅瓶,现藏于江苏省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展出,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了陶瓷界。它不仅说明了中国自元代就开始烧制青花瓷,同时也说明中国自元代开始青花瓷烧制就已经非常的成熟和精湛,而并非是明清青花的“祖宗”.这同时也为江西景德镇及浙江等元代各地窑厂烧制青花瓷找到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后陆续在江苏、四川、湖南、福建和广东等地也不断有重量级的出土发现,特别是200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合浦县灵山县武利镇横岭村元代遗址发掘到大批包括从元代到清代(清早期)的青花瓷器,这其中包括了从元代到清早期中国主要青花瓷窑场烧制的大量瓷器,这为研究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