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谁收购错版人民币?
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在香港。当时看到报纸标题挺吓人,以为是有人花500万买错币,结果到了现场才知道是银行把10元港币纸币当50元港币纸币发出去了(应该是误把500万港元汇出,不是买入)! 那天下午,在港岛区某银行营业部,一群银行职员和警方人员正围着一张桌子,查看十几箱刚刚从海外运回来的钞票。这些钞票都是该银行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分别从纽约及伦敦支行收到,共计394箱,面值合共8.6亿元。 经清点,发现多出一箱,也就是上述的10元错币,数量为100张。 由于10元纸币系由印钞厂印制,而50元则由央妈监制,因此10元的票面字体以及背面水印都有不同,50元的背面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随后,记者随同银行工作人员及警方人员,前往位于新界的大埔工业邨,调查涉事的印刷厂。虽然警方表示案件涉及刑事指控,但银行方面仍然以风险为理由拒绝透露是否有人就涉案款项提起诉讼。 据银行人士透露,外币错款案中,客户通常不会要求银行赔偿损失,而是将钱保留下来。不过,若果银行出现重大操作失误,导致巨额资金损失,客户也可能会通过诉讼方式追回部分或全部款项。
香港一收藏家出价8.8万港元收购错版“和”字币,内地收藏爱好者莫先生于11月1日无意中发现一枚错版“和”字书法—行书流通纪念币,11月17日得到中国人民银行鉴定为真币,并出具了鉴定书。莫先生称,日前有香港一收藏家出价8.8万港元收购这枚错版币,暂未应允。
记者看到,这枚错版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内缘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内缘下方刊“2013年”字样,左侧刊隐形雕刻图案。背面图案为一个行书“和”字,衬以书法的飞白线条,内缘上方刊“中国人民银行”汉藏蒙维四种文字,内缘下方刊“10元”面额,其右侧为“和”字五种书法体造型组合设计。但与其他“和”字币不同的是,这枚纪念币在“和”字“口”偏旁左上角多了一横笔划,且字体大小也不够饱满。
莫先生告诉记者,他酷爱收藏近十年,喜欢收藏港币,无意中看新闻得知“和”字书法纪念币流通发行,便在银行兑换了几百张“和”字行书币。后来用放大镜一张张地观察时,惊讶地发现这枚“口”字多了一横的错版币,觉得意义非凡,便将错版币和包装封皮一起上交人行鉴定为真币。“16日晚香港一个收藏家出价8.8万港元收购这枚错版币,我当时没有应允。17日拿到人行鉴定书后,对方又追加到12万港元,考虑到这枚纪念币的存世量极其稀少,象征意义重大,能流传到海外毕竟有些遗憾,就暂时没有出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