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辩别旧版人民币?
1953版的人民币分三类,第一类是五元券,第三套人民币中唯一发行了纸币和硬币的两个面值;第二类和第三类是二十元和五十元的,这两类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最有名,因为这两套人民币中的20元被称为“大团结”,50元的叫“工农兵”。这个“大团结”和“工农兵”可是饱受诟病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俩都是印刷错误导致漏印暗记而被发现的。
首先我们看“大团结”,“大团结”的“大”字右边那个“人”上面一横被错印到了第二遍,而第二遍的字是一目了然的,所以这一竖就被省去了。这是比较显而易见的,这种错版比较有价值。不过,要是不仔细看看出来就比较困难了。 再来看“工农兵”,“工农兵”的“工”字的第三笔画(就是那撇)本来该连到下一笔(横折钩),但是却被印到了下方,从而形成了“工农”二字。 以上这两种都属于印制过程中的错误,我们称为“残票”、“残币”。这样的纸币是有价值的,而且按照错版币的理论来说的话,错得越明显价值越高。不过,这种“残币”只是纸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并不影响它的正常使用。
近年来,随着第四套人民币已逐步退出流通,一些不法人员专门搜集退出流通的残损、污损的旧版人民币,采用揭层、涂改、拼接、移位等多种方式变造“新版”人民币,再通过网络交易或上门兜售等多种渠道非法交易,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严重扰乱货币流通秩序,破坏人民币信誉,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十分恶劣。如何辩别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主币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和1元六种货币。辅币有5角、2角、1角、5分、2分和1分六种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1元、5角、1角纸币和1角硬币在市场上的流通。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对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实行了有计划、分阶段、按地域的逐步退出流通工作。2018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在市场上流通,对于残缺污损币可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