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玉有机器雕刻吗?
清代是我国玉器发展的高峰时期,在玉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清宫玉器则是清代玉器中的典范。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玉不但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还被附会了种种人格化的优良品质,形成了所谓的东方玉文化,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玉器在清代社会生活中用途非常之广,既用于祭天地、宗庙、社稷等礼仪场合,又用作服饰、陈设等日常生活。而清宫玉器的使用者是皇帝和后妃,因此其制作不仅更加精良,更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皇权意识等文化内涵。随着《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清宫影视剧的热播,清代皇帝和后妃的浪漫和威严、宫廷的奢华和繁琐更加以具象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线,从而使得清代玉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
要了解清宫玉器的制作工艺,首先要了解清代玉器的制作机构。清代玉器的制作,分为官办和民办两种。官办机构是造办处玉作和如意馆,主要为宫廷制作玉器。这两个机构不是孤立的,在制作玉器时常常相互配合,如意馆的画师完成玉器的图样设计,然后由玉匠照图样制作。玉作的玉匠主要来自江南地区,清统治者初入关时,沿袭明朝旧规,在苏州织造衙门采办苏州匠役,其中有专为清宫制作玉器的玉匠。清王朝平定新疆后,和田玉源源不断运到北京,为了就近就地使用玉料,玉匠也随之来到清宫并世代相传。玉匠分京作和苏作匠人,京作匠人在北京出生,主要用新疆玉料制作大件器物;苏作匠人来自江南地区,善于制作精细的小件器物。京作和苏作匠人的技术各有千秋,京作匠人将技艺传授给苏作匠人,苏作匠人又将制作风格传给京作匠人,因此清宫玉器制作中兼有京作风格和苏作风格。除了造办处玉作和如意馆,在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也有玉器制作机构,圆明园玉器作由管理如意馆的郎中兼管并参与玉器设计,承德避暑山庄玉器作的人员从北京派去,两地均直接为皇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