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鬼花钱值钱吗?

张煦张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花钱是中国钱币文化特有的品种,它历史源远流长。由于“钱”与“前”谐音,含有吉利之意,一般作为佩饰或玩赏品使用,多有辟邪吉祥之寓意,其内容和形式都极为丰富多彩,故此铸造也比较精巧,十分引人注目。

据笔者所见,清代山鬼花钱直径50毫米,厚6毫米,青铜铸造而成。花钱正面阴刻山鬼形象,背面铸有两行文字:“戊寅孟冬于长沙得屈原九歌山鬼象,为铸此以饷同志,戊辰六月南海康有为之记。”戊寅、戊辰年应是民国27年及28年,即公元1938年至1939年,距今已有70余年历史。

山鬼形象,源于屈原《九歌·山鬼》,记叙山鬼与所爱相会在山中,期待意中人不至时的心情,抒发了相期而不遇的愁苦。此篇历来众说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康有为在此篇花钱上铸上屈原《九歌·山鬼象》,并记上于长沙发现山鬼象的经过,可见山鬼形象之罕见,意义之深远。山鬼的形象,因无确载,只能凭人想象。在此篇花钱上的山鬼形象则是一头雄狮的形象,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山猫、野山羊之类,不甚合。据笔者分析,在古代人们对这种走兽认识不深的情况下,此头山猫、野山羊之类,确有类似神兽的特点,屈原在写山鬼时,也有“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等描写,可见作者把山鬼想象成一位美丽善良,温柔多情,幽居深山的山中仙女,这样,其形象应是人或类于人的,不可能把山鬼想象成一头雄狮。

此头“山鬼”在笔者见到的一些有关文物图录中未见到其踪影,在屈原《九歌·山鬼象》中,应是极为罕见之孤品。故此此枚清代山鬼花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清代山鬼花钱为青铜铸造,经过年代久远,其表面已形成一层包浆(俗称绿锈),光鲜照人,十分养眼。鉴定真伪,主要从其包浆入手,真品包浆与钱体浑为一体,十分滋润,颜色深沉;伪品包浆浮于钱面,干涩刺目,颜色浅淡。清代铸造花钱,多以砂石为范,手工打坯,造型粗糙,铸工一般,用料、火候控制、雕刻与铸造技术等方面,都不及古代,但较民国时铸造的花钱要好,其字体多为楷书、行书,笔画流畅,线条柔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