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窑是谁用的?

上官钦宇上官钦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官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官窑指官办窑场,有专为皇室烧制的“御窑”,也有为皇室及社会各界烧制通用之瓷品的“官窑”。广义的官窑指凡由官府掌管的窑场,即历代的“御窑”都是烧造宫廷和皇帝、皇室成员日常生活、祭祀和赏赉所用的瓷器,其烧造有明确目的,器物的造型、瓷胎的薄厚、纹饰的图案等均有严格的规定。

清代设窑的地点、机构、管理者虽有所演变和变迁,但对御窑瓷器制作的严格把关一直沿袭不断。因此,人们常说的“官窑”主要索指御用瓷而言。在清代,御用瓷又叫官窑、“唐窑”、“厂官窑”等等。

通常所说的官窑有两种含意:一是官方经营的瓷窑,一是清代对御窑的称呼。 官方经营的瓷窑在明朝以前历代都有,除个别年代外都设在京城附近,烧制宫廷和官府用瓷。所造瓷器上可以有本朝官窑的款识,也可以仅署产地名或不落款。 清代对御窑的称呼,与民窑相对应,它设于景德镇,专门烧制宫廷用瓷。 其产品胎质坚细,釉汁匀净,色彩鲜艳,造型多样,以青花、粉彩、珐琅彩最有名,具有宫廷特色,有的有款,有的无款。 明清御窑产的细瓷与官窑在制作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明清两代的民窑瓷器上都不许落本朝官窑款识,只能落“大明年造”、“康熙年制”等款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