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英国邮票价值?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英国黑便士诞生了,揭开了邮票与集邮的历史。维多利亚时期的邮票一直受到华人收藏家的重视,特别是便士蓝,价值逾千万港元,一般的珍罕品也会过十万港元。
便士蓝邮票(Penny Blue)于1840年5月1日和黑便士同时发行,因为蓝便士的图案是以黑色来印刷,黑便士的图案则以蓝色来印刷,二者邮资价值均为一便士,面值等同。由于当时邮票大多用于贴在信封之外的报纸或印刷品上,因此蓝色的邮票不太容易辨认,于是在发行3个月后就被废止,存世量非常有限,比黑便士(现存约30万枚)少得多,仅存世150枚左右。
世界上最昂贵的邮票当属英国殖民地毛里求斯邮票,人们称其“毛票”。世界上只存有12枚红毛和16枚蓝毛。1993年香港集邮家刘进图先后购买的蓝毛两枚,一枚有双销孔,一枚无销孔。1996年香港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受托在北京拍卖该枚蓝毛时拍出了280万港元的天价,刷新了1993年在英国苏富比拍出的167.5万港元的成交纪录。
1841年3月,英国邮政部门发行一种双便士邮票,底色呈紫色,图案与一便士邮票相同。此枚双便士紫色邮票发行不久,便被浅黄色油墨制成的仿制品所充斥,使邮政部门蒙受重大损失。1842年伦敦一家著名铜版印刷所接受邮政总局的委托,印刷1.5万枚“深紫”邮票,这批邮票的印刷版是重新制的,但承印商却未按合同规定,用优质纸张印刷,其印刷质量也不高,因此遭到邮政总局拒绝接收,只将部分退回重新印刷,少数则流入民间,所以,现在世上所存的深紫邮票仅有20枚,十分罕见。
1854年,英国邮政总局决定印刷一批蓝绿色和深棕色邮资片,这两种邮资片的印刷比普通邮票多了一道压字的程序,“盖销”时十分容易,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不过,1856年初,由于邮政总局担心蓝绿色的票会与深紫色邮票混淆,因此停止了蓝绿邮资片的印刷。后来在当年11月只限量印刷出1000枚,成为“绝版邮票”。此枚邮票,1990年在伦敦菲力比拍卖公司以105万英镑拍出,1991年再度以160万英镑拍卖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