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螺玉化石有收藏价值吗?
羊角螺玉是距今1.5 -0.65亿年前侏罗纪及白垩纪的腹足类(也叫单板类)海洋生物化石,在生物演化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羊角螺玉色彩斑斓,以黄、白为主,有绿、黑、粉红等颜色,石质硬润、光滑细腻,可同翡翠相媲美,因此称之为玉。羊角螺玉造型奇特、纹饰精美,被观赏石界列为稀有品种。
羊角螺玉是我国独有石种。1976年在山东莱阳莱西交界处下头村附近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羊角螺化石,并命名为莱西羊角螺,继而在莱阳、莱西、招远、栖霞、海阳、五莲等10多个市县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中有大量发现。1977年在河南宝丰县也发现侏罗纪莱西羊角螺。1993年春,山东地质工作者在胶东地区进行地学研究中,对羊角螺化石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美石-羊角螺玉。
羊角螺玉属单板纲,新羊角螺目,羊角螺科。壳体由螺环和螺体两部分组成,螺环通常由4个螺圈构成,内圈最大,后面三圈呈漏斗状逐渐变小,其内多呈中空,壳体坚厚,壳表光滑、半透明、色彩美丽,可制作各种工艺美术品和高档观赏石,为国家二级保护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