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篆书作品十个字怎么叠?
三尺的竖幅,十个字。叠字方式是这样的,比如十个字的内容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叠字的时候就是“天地玄黄”四个字在上边,单字两行排列。然后“宇宙洪荒”四个字在最后一行,单字两行排列。天地玄黄四个字之后留大约一寸的位置就可以写宇宙洪荒,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就显得有张有弛,不那么死板。
展开全部
“折”也叫“叠”,就是将写好字的宣纸上端或者左右两端重合,盖住部分字的笔画,显出部分字的笔画,用以展示字的结构和笔画线条的美。“折”字是有字法的,不是想怎么“折”就怎么“折”。一般情况以“折”出字的笔画线条清晰、字形结构自然美观为“折”字取向准则。字法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字的上端“折”
字上端“折”的目地是为了展示字下部,使字下部字形结构尽显。常常是笔画少、字形小或是上紧下松结构的字“折”字上部。“折”字上部大约在字高的1/3处。“折”字时若字的上部有多处断笔可“折”,如“天、上、一、日”等字,可“折”两处以上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两处“折”线之间应留出适当的距离,以“折”出字下部的笔画为宜,同时使“折”出的字笔画清晰。
笔画少、字形小或是上紧下松结构的字,除了“折”字上端外,也还可以字的中部“折”出字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折”时一般“折”字宽的1/2处,这样可以展示字的全部笔画线条。这种“折”字法一般用于行、楷书体。
2、字的左右端“折”
字左右端“折”,目地也是为了展示字的笔画线条和结构,使字尽显。常常是笔画多、字形大、结构比较紧凑的字,如“大、为、天”等字,可以从字的左右两头“折”。这时字的左右结构应比较匀称,如果字的左右结构不够匀称,如“书、文”字,可“折”字的右端。常取字宽1/3左右处“折”,同时保留字的笔画,使“折”出的笔画线条清晰,结构自然、美观。
“折”字除了整字“折”外,还可以笔画“折”,这主要用在写篆、隶字体时。篆、隶字体笔画粗大、字形扁方,整字从字上端、左右端“折”字,都不方便,所以篆、隶字体主要从字的笔画“折”。从笔画“折”,可使字显得敦厚、庄重,特别具有装饰效果。篆、隶字体的笔画“折”字法一般用笔画长、平正的笔画“折”。如“天、地、之、上”字等的笔画“折”,取字笔画宽的1/3处“折”。
在一般条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中,常常是除第一行落款字不“折”外,其余的行字从上到下,字序排列的奇数行字不“折”,字序排列的偶数行字则“折”。在横幅中“折”,常取字上端“折”。无论何种形式作品中都有两三个字不“折”,不“折”的字常常是能体现作品主题或能揭示作品内涵的字。